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关帝文化

徐红恩:关公承载着楚文化精神

2013-07-04

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6月21日播出“荆州寻珍——宋代关公塑像”,让我们穿越历史,感受国宝,分享文明,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关公身上。


 

宋代关公塑像(朱正明摄影)

 

这尊宋代关公塑像,于2005年3月在荆州市沙市区城隍庙遗址考古发掘时出土。为泥制红陶塑像,造型小巧,高约8厘米,虽然不足巴掌大,但制作却非常精美。关公塑像头呈长圆形,蚕眉、凤眼、高鼻,长髯飘飘,身着交领宽大的长袍,长袍胸前有仙鹤缠枝的纹饰,这是典型的宋代服饰特征。关公盘腿呈坐姿,可惜的是,出土时塑像腿部已经残缺。

这尊宋代关公塑像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关公像、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藏于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沙市城隍庙出土的关公像,进一步说明荆州是关公信仰最早形成的地方。

荆州不仅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三国文化的汇集地,亦三国文化之乡。而荆州三国文化的核心是关公文化,亦关府文化。

关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人物,其戎马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美谈,他本来只是一名武将,一生奋斗的最高理想,就是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由于“对国以忠、待人以仁、交友以义、作战以勇”,最终“断首捐躯”,谱写了一曲令人感慨万千的人生壮歌。因此,千百年来,朝臣黎庶敬慕关羽“忠义仁勇”,视其为忠义楷模、诚信典范。

历代帝王出自政治上的需要为旌表忠义,对其步步加封,使关羽由人演变到神的特殊过程:“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关公从王到帝,再到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平起平坐。并在我国形成了特有的“关公文化”现象。

关公文化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忠义仁勇”方面。作为人的关羽是现代人学习的楷模,孔子著《春秋》,树立起中华民族的仁、义、理、智、信,属于言传,而关羽读《春秋》,在乱世谱写着“忠义仁勇”的千古绝唱,则是身教。

普遍认为,关公文化“忠义仁勇”的精神内涵是儒家文化推崇的体现。而关羽镇守荆州十年间(公元209年至公元219年),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无不影响他的行为准则,其身上必然也承载着楚文化的精神。关羽虽不是楚人(山西运城解州人),但他镇守荆州十载,指挥作战、廉洁勤政、爱护民众,栖息在关羽都督府(今关帝庙)的关羽一览军政大权,是他最为称心快意的时光,更是关羽人生事业的鼎盛时期,这必然倾注关羽对荆楚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荆楚文化博大精深,底蕴十分丰厚,其中有著名的“五种精神”即:筚路蓝缕,即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追新逐奇,即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兼收并蓄,即融会南北、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崇武爱国,即崇尚武装、热爱自己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谐诚信,即追求和谐、为政以德、重在承诺的守信精神。

荆楚文化具有“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和“内圣外王”的价值目标。屈原在《离骚》写道:“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些都显示出屈原“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圣人”人格价值理想。其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后世关羽“义薄云天”的价值取向。

屈原受重用时,“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努力实行其“美政”理想;遭遇排挤、疏远,甚至被流放时,也不改“前志”,不放弃对“美政”理想的追求。他始终不忍离开自己的国家,直至以身殉国为止。正是这种执著的爱国情怀,构成了屈原精神的特色。千百年来,历史选择了屈原这个历史人物,充当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多少仁人志士受到屈原精神的激励,领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当然也包括后世镇守荆州十年的关羽。

《左传·定公》记载: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军攻破楚都郢(今荆州纪南城),楚大夫申包胥自发入秦求救,秦哀公起初不答应,申包胥便倚靠秦庭宫墙,七天七夜哭泣且歌,不绝其声,哀公感其忠诚,出兵救楚。待复国后,昭王论功行赏时申包胥皆不受赏,申包胥说自往请求秦兵,是“为君也,非为身也。”,“君既定,有何求焉?”可谓是楚人“忠君义德”的典范。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而这段“忠义”故事《哭秦庭》也被搬上京剧舞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庆奎饰申包胥。

《论语·公冶长第五》记载了这样一段佳话。“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令尹子文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名相。孔子认为,子文可上可下,忠于职守,可称得上“忠”。

其实,忠君、爱国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共有之处,但中原文化偏重于礼法,楚文化偏重于情感,而且楚文化在忠君、爱国上比中原文化表现得要更为强烈,这些在关羽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无疑深受楚文化的影响。

令尹子文治楚时期,率先提出“从政者以庇民”的政治思想。据《国语·楚语》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令尹子文认为从政者是庇护百姓的,从政者“取富”就是取“死”,“逃富”则是“逃死”。

荆州古城,又称江陵城。关羽镇在镇守荆州的过程中,为了东御孙吴,北抗曹操,专门修筑、整治了荆州城墙。据《江陵县志》记载:“盖先治其城郭,乃诸侯,郡守之常政。”关羽镇守荆州十年,把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恩信大行,体恤士兵、关爱百姓,很得荆州民众拥护,充分体现了关羽践行“荆楚民本思想”。

关羽守荆州,最终未能守住,铸下了令人扼腕叹息的一段历史。分析其内中原因,见仁见智。本文从荆楚民本思想分析:按照关羽当时“威震华夏”的实力与军威,完全可以乘吴军偷袭后立足未稳,重新夺回荆州城。但他来到已被吴军占领的荆州城下,关羽说:“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于是,他毅然放弃了攻城的机会,引兵西退。荆州城因此避免了一场战火的蹂躏,使荆州的百姓免受生灵涂炭。

以至关羽“断首捐躯”后,荆州百姓自发祭祀供奉关公,并把关公供为荆州的城隍爷、保护神,望其继续守护荆州城“剪恶除凶,护国保邦”,旱时降雨,涝时放睛,保谷丰民足。善男信女们在城隍庙祭拜关公神像后,往往会请一尊关公小塑像回家供奉。

关公信仰是中华民族的集体信仰,这种信仰影响了多个朝代、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是一种充满普世价值的信仰。关公信仰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荆楚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荆楚文化中的神灵崇拜,无论在民间还是统治阶层的思想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荆楚地区的神灵崇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种神人共处的信仰状态。在屈原《楚辞·九歌》的诗歌中,人与神灵之间所体现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亲密关系,神灵们不是冷酷无情的暴君,他们更像是受人爱戴和尊重的家族成员。在荆楚先民的眼中,神灵是凡人的升华,这是一种对美好人性的崇尚。据《隋书·地理志》载:“大抵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为制《九歌》,盖为此也。”

在宋代,关羽经历了由人到神的转变。据介绍,这尊宋代的泥制红陶关公塑像正好是过渡时期的作品,它的创作时间很可能是关公在不断追封之前,所以更显平民化。这也正好印证了当时荆州民间信仰对关公的推崇。

据宋代陈渊《默堂集》记载:“臣尝游荆州,见荆人所以事关羽者,家置一祠,虽父子兄弟室中之语,度非羽之所欲,则必相戒以勿言,唯恐关羽之知之也。”陈渊所见“家置一祠”供奉的关公像,便是荆州百姓从城隍庙请回家的关公小塑像。也就是本期《国宝档案》中所讲述的主角。

千百年来,关公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核心渗透着“忠义仁勇”,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文化实力的精神载体。其所包含的“大一统”思想,是实现国家统一的积极因素,也是维系全球华人的一条“精神纽带”。

(徐红恩:国家文化部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