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关帝文化

天山之二:巴里坤关帝文化遗存

2012-10-02

世界关公文化网按:天山,横亘于中国大西北的新疆境内,莽莽苍苍五千里,雪峰高耸,大气磅礴。天山南北的广袤土地上,繁衍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锡伯族等勤劳善良的人民,且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关帝文化。


中国摄影家、湖北省委统战部非洲商会秘书长、世界关公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朱正明不辞辛劳,远赴新疆天山各地,寻访拍摄天山关帝文化风情。现陆续发表,敬请海内外钟情关帝文化的各界朋友分享。

从哈密翻越天山,循天山北麓西行70多公里,就到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这里,西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570公里,北距蒙古国170多公里,南方,在巴里坤县城大街的尽头,就是与天相接的天山雪峰。“天山冰雪,魅力古城”是近几年巴里坤政府的推介词。

   


巴里坤大街尽头,就是挺拔的天山


巴里坤武圣堂与天山雪峰交相辉映

    

巴里坤武圣堂大殿

     

武圣堂前的祈愿树上,挂满了汉藏蒙各民族的心愿

     

摄影家朱正明向巴里坤县委统战部副部长白文(左)、文物局长蒋晓亮(中)赠送关公唐卡

    

清代山西会馆留存的匾额,珍藏在县文物局

      

清代山西会馆的石狮,保存在巴里坤文物局


   巴里坤位于天山与蒙古高原之间的盆地,水草丰美,物产丰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全县面积37万多平方公里,相当30多个香港,相当6个新加坡,却只有10万多人。巴里坤草原自古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县境内有哈萨克、汉、蒙古、维吾尔、回、满、东乡、土家、撒拉、藏、壮、俄罗斯等16个民族,其中汉族、哈萨克族人数最多。各民族团结和谐,为开发巴里坤做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的独特风情,是巴里坤丰富灿烂的文化内涵。
   巴里坤境内有烽火台28座,4座建于唐代,其余均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所建。从古汉城向东延伸,每十里一墩,渐远为二十里一墩,一直延伸向伊吾河谷至甘肃境内。清代用烽燧传递军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三四百里处的敌情很快就传到镇标衙署。
   在巴里坤,我拜访了县文物局长蒋晓亮,他在天山脚下的办公室给我们讲述了巴里坤的关帝文化风情。巴里坤古迹众多,有近1300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河古唐城遗址,曾有各类庙宇百余座,有“庙宇冠全疆”之称。清朝时,巴里坤有大小11座关帝庙,名为老爷庙、关岳庙、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等。如今,山西会馆的清乾隆十二年和咸丰三年的两块大匾,仍悬挂在文物局后的殿堂内。
   在天山脚下的地藏寺庙殿群落,恢复了一家武圣堂,堂内供奉关公、关平、周仓,神龛前是藏汉蒙各民族民众敬献的莲花、哈达等。大殿两侧彩绘关公故事图。武圣堂的飞檐斗拱与天山雪峰交响辉映,甚是壮观!
武圣堂前,有一颗巨大的祈愿树,汉族的祈愿红条、藏族的五彩经幡、蒙古族的彩色哈达,在天山劲风的吹拂中上下翻动,祈祷着天山南北的和谐发展。
   地处巴里坤的季节性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对蒙古国的重要通商口岸之一。名为“老爷庙”,是因为清代一家关帝庙就建在口岸处。现庙已不存,名气仍在。
   从古到今,远离中原的巴里坤,为什么有如此深厚的关帝文化遗存?蒋晓亮先生告诉我,巴里坤历来为丝绸古道重镇,商贾云集,且主要来自中原各地。商人从中原带来了关帝香火,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蒋晓亮就是巴里坤清代八大商贾之一的后人。他说,政府已经做出规划,近两年将修复一座规模较大的关帝庙,在天山脚下的民族地区传承“忠义诚信”精神。(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