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关帝文化

天山之一:关帝大庙屹立天山之巅

2012-10-02


世界关公文化网按:天山,横亘于中国大西北的新疆境内,莽莽苍苍五千里,雪峰高耸,大气磅礴。天山南北的广袤土地上,繁衍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锡伯族等勤劳善良的人民,且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关帝文化。

中国摄影家、湖北省委统战部非洲商会秘书长、世界关公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朱正明不辞辛劳,远赴新疆天山各地,寻访拍摄天山关帝文化风情。现陆续发表,敬请海内外钟情关帝文化的各界朋友分享。


    

天山脚下的古烽火台,传递着丝绸古道的汉唐遗风

     

关帝庙,就坐落在这片雪峰纯净的东天山之巅

     

新疆天山关帝庙.

     

风雪中的天山关帝庙匾额


天山关帝庙大殿

                      

守护天山关帝庙的杨师傅笑容满面


回望天山之巅,天山松簇拥守护着关帝殿堂


飞机在哈密缓缓降落,我看到,哈密市区北部数公里外,就是奔腾于戈壁沙漠之间的东天山。哈密,是新疆东部的重要城市。
   到哈密的前夜,天山纷纷扬扬落了一场大雪,生来厚重灵秀的天山,在天地间闪烁着圣洁的光芒。天山关帝庙,就坐落在哈密天山之巅。
   总想马上见到天山之巅的关老爷!顾不上休息,我乘坐哈密市委的阿克尔师傅驾驶的“大众”,从哈密向北,穿过一片戈壁沙漠,循着陡峭曲折的山路,行驶近70公里,来到海拔2800多米的天山之巅。陪同上山的是哈密市委吴江主任。
   在天山之巅,远远望见了关帝庙。在雪峰挺拔的山巅缓坡,关帝庙静卧于雪山的怀抱之中,纯真、空灵,幽静!  
   据哈密文化部门的朋友介绍,天山庙始建于唐贞观十四年,由商人集资修建,庙殿初建时供奉哪位尊神,已无从考证。北宋时期,宋徽宗封关公为王,途经哈密天山的商旅和天山百姓集资重修天山庙,供奉关公,称“天山关王庙”,自此香火数百年长盛不衰,成为丝绸之路上著名的朝圣之地。天山关帝庙历经战火,到解放初,只留下残垣断壁。本世纪初,哈密市政府投资重建,成为如今规模。
   我们登上天山庙山门,见山门红柱一幅楹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在数千米的天山之巅,有如此颂扬关公的精神的楹联,令人倍感亲切!
   天山庙现存建筑有石狮、山门、钟鼓楼、厢房、大殿,庙殿结构很像北京的四合院。大殿神龛正中端坐关老爷,关平周仓侍立两侧。大殿两侧楹联曰:“赫濯震天山,通万里车书,何处是归营岳垒?”“阴灵森秘殿,饱千秋冰雪,此中有汉石唐碑。” 这是著名地理学家徐松所题楹联,是天山庙历史地位及其特色的生动写照。两侧墙壁上,彩绘数幅关公故事图,虽不是出于名家之手,却透出天山民间画师的朴实虔诚。两侧厢房,供奉着观音娘娘和弥勒佛,而山门前的甬道正中,又有道家的图腾。看得出,这里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殿堂。我想,在这数千米高的山巅,翻越天山的善男信女门,无论是哪家大德,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慰藉,真好!
   守庙的杨师傅,来自甘肃的丝绸古道,每天辛勤地给大神们敬茶上香,清扫殿堂,接待来客。杨师傅告诉我,前天眼见就要下雪了,担心大雪封山,正准备下山回家过冬,明年5月再上山。但总觉得有重要香客到,就没有下山。哈哈,真悬!如果杨师傅真的下山,我这数千里迢迢登上天山之巅,看到的却是一把大锁,岂不悔哉?满面春风的杨师傅还领着我们看了大殿两旁珍贵的唐碑和清朝石刻。
   我们在大殿上香朝拜,殿堂外又飘起了雪花,一阵紧似一阵,最后成了一场大风雪。担心大雪封山,我们赶紧驱车向下。车行山腰,我依依不舍地回望天山之巅,惊奇地发现,刚才还是风雪漫天的山顶,现在却阳光灿灿,天山关帝庙傲然挺立于山巅,在伟岸的天山松们的簇拥中,神圣傲立,向世人传颂着关圣帝君的“忠义仁勇诚信”精神。
   哈密自古就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开拓于汉唐的丝绸古道,要翻越东天山,天山庙是必经的咽喉要地。汉代名将班超从这里穿越,征战匈奴而立下显赫战功;唐代名将姜行本从这里翻越天山,在天山庙制作攻城器械,出击高昌,大获全胜。新疆五千里天山山脉,建于山之巅的庙宇仅此一座,因此,这里有“天山第一庙”的美称。
在天山关帝庙,我给杨师傅留下了《世界关帝文化》大型画册、西藏关公唐卡、世界关公文化促进会制作的关帝金卡、世界关帝圣像等,并向杨师傅讲述了山外各地的关公文化节庆盛况。(待续)

又讯:中国新闻社、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网、中国青年、21CN、东方早报、重庆晨报、黑龙江新闻、吉林新闻、辽宁新闻、北京、上海、河南、湖北、江苏、广东、新疆、搜狐、百度、新浪、网易、香港凤凰卫视等数十家媒体转发了新疆天山关帝文化的通讯,题为《关帝研究专家朱正明新疆天山访关公》,顺致深深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