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圣像作品选登之三
刘艺:圣帝法相流自我的心海
推荐单位:辽宁•新民关帝觉世真经研究会
我自幼受家父指引崇信关帝,想来已近三十年了。这种信仰伴随我的成长历程,贯注在我的整个生命中,对我自身而言是充实而幸福的!独处时偶尔便问自己:“为什么我对关帝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这样的亲近?是不是我往世追随在关帝的麾下;或是在某个时代我曾得到过关帝的神威救护?否则哪里能升起这般的感恩!”想到此处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心头……
也不知是什么因缘我从事美术这一行,用笔绘画圣帝虽说是很自然的事,但其中也不乏蹊跷。孩提时在邻居家看到一个耆旧的扇面,上绘有三人一马驻立在云头(关帝、周仓、关平、赤兔马)心生欢喜,便借来临画。尽管当时我并不知道所画的是何人物,但我却深深被那庄严的形象所吸引,牢牢的印刻在心上,至今想起还历历在目,这或许是我敬绘圣帝生涯的吉兆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信仰的不断加深,再画圣帝便不自觉的融入了自己的东西。感情也好,“境界”也罢,用自己的话来说:画的是我心中的圣帝。
画关圣帝君不比其他题材,不但需要画者有一手精湛的技艺,更需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如果将二者进行比较,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我可以大胆地说:“没有对关帝的信仰与崇敬是断然画不好圣像的,画者信仰的越深,关帝的法相就越传神。再进而言之,如果画者的心与关帝的心紧紧相连,契入一体。你所绘制的圣像就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辉,具足无量的威德,如帝钦临。使人见之无不肃然起敬,必投诚顶礼,皈依座下,喜沾法乳,获益无穷,如此这样才不枉绘画圣帝一场。”
我的作品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这也是我惭愧无状的所在,同时也是应当深自悔责的!我之所以还没有画出圆满的圣像,并不只在于我的技艺不精,而是在于我的心还不够真诚!这并不是我的谦言,确是实实在在的感触。但我坚信终究有一天我会画出圆满的关帝法相,来令大众供养。那一天亦是我人格升华的时刻,也不负我此生对关帝的景仰。
《万世人极》这幅画虽不足之处甚多,但我也是下了功夫的,这也是我目前有限水准的发挥。现就这幅作品的创作谈一下心得,愿与大众分享。
这是一幅工笔重彩中堂画(1.7 X 1.3 m),历时一月才完成。在绘制过程中我收集了很多古今的参考资料,并认真地借鉴,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在这里我特别提出,感谢这些为我再创作而付出心血的前辈与同伦。以前我曾绘制“关帝帝王像”,头戴冕旒身着龙袍。由于类似这样的画像并不多见,因此大家不识得,且提出想法,希望我依传统典型的造像“关帝戎装看春秋”来画一幅,这样会更好的利于广大信众的供养。
我接受了这个建议便欣然命笔。工笔画不比写意,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每个局部都要精准到位,且交代清楚。这就要求我对古代的服装、甲胄、兵器等十分明白,更要对关帝的人物特征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不但要了解三国时的“关公”,更要知道成神后的“关帝”,当然对周仓将军、少帅关平亦复如是。否则只能依葫芦画瓢,所画形象是不会有神韵的。正如没有信仰的人画菩萨,非但不让人感到慈悲,反而俗气十足,很难让人升起欢喜心而礼敬赞叹。
我画关帝首先是诚心正意,虽谈不上每天都斋戒沐浴,但也基本做到熄灭狂心全神贯注,努力思维圣帝的思想:他的忠义、他的仁勇、他的悲心、他的威严。我熟读《三国》,书中描写他老人家的情节能立体地呈现在脑海中;我收集他老人家的“显圣故事”,有些亦仿佛置身其中。我努力回忆多次梦境中所见的法相,能真切感受他老人家的呼唤。我瞻仰前人的作品,来体悟他老人家的百千容颜……
如此这幅画才跃然纸上。如果不认真去“读”,很难看出这幅画与其他作品有何区别,但您若凝神细品便会有所体悟。有人对我说:“你画的关帝有你的影子,尤其你画中关平的眼神与你很相象。”我听罢心有所动,“是的,这正是我要表达的。”那是我心灵世界的展现。这圣帝法相的源头乃是我的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