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关帝文化

海峡两岸关公暨三国文化论坛文选(下)

2008-04-26

海峡两岸关公文化论坛论文选登之十八


祀典武庙的历史演变和两岸关帝文化的渊源

台湾祀典武庙管委会常务委员 陈仁寿


台湾祀典武庙陈寿仁先生

    祀典武庙坐落于台湾省台南市赤 嵌楼 南侧,永福路与民族路交会口上,俗称「大关帝庙」,是台湾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壮丽的古庙之一,以其建庙之早、文物之丰、格局之壮伟、地位之尊崇,名列台湾地区重要一级古迹,也是台湾唯一列入“官方“祀典的关帝庙,位居全省关庙之首。无论就历史地位、文化价值来说,祀典武庙都足以与号称「全台首学」的文庙分庭抗礼。

一、祀典武庙的历史沿革

    祀典武庙主祀武圣关公,是台湾人民最广泛的信仰,也称「恩主公」。 1644 年,明朝政府在李自成攻破南京后结束。 1661 年,延平郡王郑成功带领着军队来到台湾,以此为反清复明的基地。翌年,郑成功去世,其子郑经于 1665 年在台南府城建四庙,其中建文庙于鬼仔博,即今孔子庙;建真武庙于鹫岭,即今北极殿;立明室宗庙于承天府署( 赤嵌楼 )西南方,即今大天后宫;又建关帝庙、佛祖厅于宗庙之东北角,亦即 赤嵌楼之正南方,正是 祀典武庙的前身。

    1690 年,据记录武庙第一次修缮,将原本一单进的庙改为三进,并将方位从原本的朝北转换为朝南。 1727 年奉旨晋升为官方祭祀的武庙,改名为「祭典武庙」。 1777 年知府蒋元枢主持重建,将祭典武庙改为四进,庙前加建左右二进,规模更趋完整。清中叶以后,府城的民间庙境联防组织逐渐形成。祀典武庙附近六条街的境庙组成「六和境」并于祀典武庙内设立「六和堂」,作为联境办事处及全城冬防指挥所,祀典武庙的地位愈发显得重要。不幸的是 1823 年祝融肆虐,烧毁了武庙附近的六条街,祭典武庙亦遭波及,重修后即为现今模样。 1906 年日据时代,日人欲拓宽永福路,经居民据理力争,武庙才得以保存下来,拓宽的马路也因此绕道。

    坐北朝南的祀典武庙,正身建筑为 3 进 3 开间,门面窄而进深狭长,具有一气呵成,简洁明快的特色。其中,第 1 进的三川门后设初拜殿;第 2 进的正殿前又设有拜殿。这种「双拜殿」的格局配置,是台湾地区仅见的。整体而言,祀典武庙格局完整,殿宇高大厚重,山墙气势雄浑,显现台湾庙宇早期建筑风格。细部木石雕饰也十分细腻动人。有趣的是,雕饰题材多半以动植物与自然纹样为主,武场人物较为少见。据说,这可能是因为忌讳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的缘故。

    因为武庙位于以前的赤崁丘陵南坡,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从庑廊往正殿走,明显步步高升。到达主殿,恰好就是全庙的最高点。走入正殿,立刻感到一股肃穆的气氛。神龛内镇殿的关帝神像双目低垂,身绿龙黄袍,头戴九旒冠,威武庄严,令人肃然起敬。分侍左右的关平、周仓立像,一文一武,表情同样生动传神。此 3 座泥塑神像都是清康熙时的古物。位于神龛上方的「万世人极」匾,上有「咸丰御笔之宝」印文,是难得的御匾。 此外,因历史悠久,地位重要,武庙的题匾献联也格外的多,题献者多为与府城历史相关的重要人物。镶嵌在庙壁两侧的各种石碑,则是历代整修的纪录。而 后殿除正中祀有关帝三代祖先牌位外,两旁陪祀的牌位则是修庙有功或勤政爱民的前清官员。

二、台湾关帝庙、关帝文化与大陆的渊源

    关帝就是三国时期的关羽,其忠勇义信的品格倍受各行各业的尊崇:文人以其爱读春秋,秉持大义,尊为 文衡帝 君;商人以其诚信不二,不取非分,奉为行业之神;军人以其勇冠三军,赤胆忠心,奉为武圣;帮会以其重义气,桃园三结义,崇为义结金銮之典范。不仅于此,关公的种种事迹:过五关斩六将、为嫂守夜、刮骨疗毒、单刀赴会、嗜读春秋……流传千古,脍炙人口;关公的英勇形象,兼资文武,绝伦逸群,风靡天下,堪称古今之最。在清代关庙中有这样一副对联,颇能概括关羽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巨大影响:“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

    关帝盛名自古就在中原大地广为传扬,崇奉殊尊。然远离中原的台湾,何以亦对关帝信仰有加?

    据悉,目前台湾的关帝庙绝大多数是从东山关帝庙分香过去的。东山岛,历来为福建漳州重镇,宋时,为了护卫军民,保家祈安,东山开始建庙奉祀关帝神位,曰“天尊宫”。明朝以降,朱元璋于明洪武二十年( 1387 )派江夏侯周德兴主持福建军务,江夏侯周德兴率兵来福建东山建铜山城设水寨以防倭寇,为安抚官兵情绪,在铜陵建关公祠,“刻像祀之,以护官兵”,东山人从此开始信仰和崇祀关公,香火渐之兴旺,甚至官吏亦参与朝拜,一时往来之络绎,不能以容。明正德年间,关王祠重修扩建,命名为“铜陵关帝庙”,亦名“武庙”,雄伟壮观,雅致绝伦,其香火之盛为八闽之冠。自此,东山关帝庙几经修葺,盛名播于海内外。

    东山与台湾仅隔海相望,史前因海退多次出现两地连成一块,而形成横亘海峡的“东山陆桥”。史前人类就通过陆桥,将文明传入台湾。宋时,东山守兵与元兵激战不敌,败退台湾,和当地土著共同拓荒垦业。明时,驻守台澎的大批东山岛民留居并开垦台澎。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元年( 1628 )郑芝龙受政府招抚,曾招有铜山(东山)五都饥民到台湾垦荒定居;清顺治十八年( 1661 )三月二十二日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铜山有 500 多名青壮年随军入台,其后大部分定居于台湾。清代,戍守澎湖的清军中,有铜山营拨去的班兵,名额 135 人,三年一换班,历二百年之久。直至国民党从东山岛败退台湾时,又从东山带走了数千名壮丁到台湾落地生根。东山岛民向台湾移居时,大都遵循着一个习俗,离开前到“铜陵关帝庙进香朝拜,请求圣帝庇佑或祈赐香火,分灵崇祀”,并将“铜陵 关圣帝 君”的香火袋挂在胸前或奉在船上,祈帝庇佑。有些退役兵士或留居于澎湖,或移居于台湾,他们就把家乡信仰崇祀关帝的习俗带到那边,从铜陵关帝庙分去香火,按铜陵关帝庙模式建庙奉祀。明万历年间,有陈姓船主将船中奉祀的关帝送到台湾凤山(现高雄市),并建文衡殿,成为台湾南部较早的关帝庙。清嘉庆年间,铜陵关帝庙分灵到台湾北部,在礁溪建庙供奉,成为台湾北部最早的关帝庙。随着垦拓事业的发展,村庄社落不断出现,台湾关帝信仰文化也从县城乡镇传播到偏远的农村渔区,直至遍布全台湾,成为全岛第二位的文化信仰。

    大陆有湖北当阳关陵、山西运城、河南洛阳关林及东山四大关帝庙。台湾目前则有关帝庙 900 多座,信众 800 多万人。但是追耕溯源,东山是关帝文化从中原向沿海,从沿海向台湾及东南亚地区传播的中转站,是台湾关帝文化的发祥地。由此台湾便把大陆的 “ 四大关庙 ” 称为祖庙,岛上的关帝宫庙堂坛,年年都要组织信众飞赴大陆寻根访祖,来各庙朝拜;四大关庙也与台湾关庙及相关组织联系密切,配合有道,每年都要一起组织相关活动。 1988 年 8 月,台湾高雄文衡殿率先组织谒祖朝圣团抵达东山,晋祭关帝“大老爷”,并将一方精制的“追源谒祖”匾奉赠东山祖庭,以表关帝老爷的台湾裔孙思祖敬祖的一瓣心香。 1990 年 7 月,台湾宗教咨询委员会 李炳南 教授和台南学甲慈济宫董事长 周大围 先生不辞辛劳前来东山,发现东山和台湾关帝庙香缘史料和珍藏文物,激动地说:“台湾关帝庙香缘祖庙在东山。”他们回台湾后,立即向全台关帝信众传播信息,引起极大关注。  1995 年 1 月至 7 月,台湾基隆普化警堂堂主 简火土 先生、基隆区渔会理事长 谢建政 先生、拖网协会理事长 江钦良 先生率领二十三人组成的朝圣团到东山铜陵关帝庙朝圣谒祖,并派“源丰 11 号”渔船迎奉“ 关圣帝 君”神像赴台湾参加“道教大典”,并出巡台湾各地,引得台湾数十万各界人士信徒争先膜拜,轰动全岛,台湾数十家报刊、电台、电视台也争先报道。

三、小结

   从祀典武庙的历史演变 及台湾关庙兴建及关帝信仰及关帝文化的发展衍变,我们不难看出两岸的历史渊源,这都是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随着两岸关公信仰及关帝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相信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将会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