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关公文化论坛论文选登之九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关公
山西省关公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张志江
山西省关公文化研究会张志江先生
罗贯中编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关公形象演变史上划时代的一座里程碑。由于当时关公信仰已经非常兴盛,所以在小说中,关公的地位非同一般。同《三国志平话》一样,作者行文不直呼其名,只称其字,或者讳称“关某”,或者尊称“关公”,或者径直称为“公”。这种现象在全书所有人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小说“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明高儒《百川书志》卷六《史部·野史》),依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大量吸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间传说与讲史话本、影戏、戏曲等方面民间艺人、书会才人的创作成果,经过进一步的艺术加工,以浓墨重彩塑造出了关公光彩照人的传奇英雄形象。正如清毛宗岗在其《读〈三国志〉法》中所说:“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心则赵抃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过之,意则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严正过之,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一
《三国志通俗演义》将关公塑造为传奇英雄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赋予关公传奇化的形貌。
文学艺术与历史著作的区别之一,是前者更多地借助于形象,而鲜明突出的形貌特征是塑造任何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所不可或缺的。《三国志》在记述关羽的生平事迹时,几乎未曾涉及其形貌特征;只是在转录诸葛亮给关羽的书信时,才顺带补充说明关羽“美须髯”。于是在人们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中,关公的形象特征便由此生发开去:美须髯,必定美眉目;须髯美而长,身材势必高大才相衬;再配上象征忠义与勇猛的红脸,关公的形貌便逐渐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有关的文字记载,现存最早的是《三国志平话》:
话说一人,姓关名羽,字云长,乃平阳蒲州解良人也。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
此后对关公又有“纵马轮刀”、“虬髯过腹”的描写。神眉、凤目、长髯、紫面,遂成为关公最传神的面部特征。元杂剧对关公的形貌在此基础上又大肆渲染,反复咏唱。在观众的心目中,关公的形貌已经偶像化了。九尺身躯,三绺美髯,胭脂脸,丹凤眼,卧蚕眉,俊莺鼻;身跨赤兔千里马,手持青龙偃月刀,如此形象,非关公莫属。
《三国志通俗演义》继承了讲史话本与元杂剧对关公形貌的描写,在小说开头第一节《祭天地桃园结义》中,借与关公初次相识的刘备眼中,便让关公亮了相:
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如此形象,确实非同一般。
关公身长九尺三寸,在小说中属于身材高大之人。据《三国志通俗演义》所写,曹操身高七尺;刘备、太史慈身高七尺五寸;张飞、赵云、诸葛亮、庞德、文聘、程昱、许褚等人均身高八尺;魏延身高九尺;吕布身高一丈,是书中所写主要人物中最高的人。关公仅次于吕布,身高九尺三寸。按民间通行小尺,每尺约折合二十余厘米计算,那么类公身高在两米左右,放在现在也是个高身材的人。
《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之所以把关公写成身长九尺三寸,极有可能是受了《晋书·刘曜传》的影响。该书写刘曜“身长九尺三寸,垂手过膝,生而眉白,目有赤光,须髯不过百余根,而皆长五尺。”刘曜族叔刘渊,身为匈奴左贤王,于西晋永兴元年(公元 304年)起兵。他认为:“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是以昭烈崎岖于一州之地,而能抗衡于天下。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于是建国号汉,称汉王,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三国志平话》的结尾,正是据此将刘渊及刘曜建立的政权视为蜀汉的再起的。
关公髯长一尺八寸,号称“美髯公”,这在小说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书中写张飞“燕颔虎须”,写太史慈“美髭髯”,写曹操“细眼长髯”,均不及写关公的落墨多:
次日,早朝见(汉献)帝。帝见关公一纱锦袋垂于胸次,帝问之。关公奏曰:“臣髯颇长,丞相赐囊贮之。”帝令当殿披拂,过于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因此朝廷呼为“美髯公”也。
写关公髯长一尺八寸,号称“美髯公”,除了《三国志·关羽传》曾有“美须髯”的记载外,与上所引《晋书》关于刘曜神奇外貌的描写也不无关系。再者,《北齐书·许惇传》说:“惇美须髯,下垂至带,省中号为‘长髯公'。显祖(高洋)尝因酒酣,握惇须髯称美,遂以刀裁之,唯留一握。惇惧,因不复敢长,时人又号为‘齐须公'。”“美髯公”一词也许又是由此改造而来。
关公面如重枣,脸为枣红色。所谓“重枣”,即指深红色的枣子,为宋代民间流行的口语。如宋无名氏《百宝总珍集·江猪牙》中说:“江猪犹如重枣色,象牙粗细有两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中说:“面色深如重枣,眼中光射流星。”红脸之人,血气方刚,一般性格比较刚烈;红脸,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历来象征忠烈、刚正、勇猛。如《晋书·刘牢之传》中说:“牢之面紫赤色,须目惊人,而沉毅多计画”,“世以壮勇称”。像关公一样红脸的人,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特别点出的也只有两个:一个是张辽,“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同关公一样,也是一个“忠义之士”;一个是魏延,“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模样”,所作所为也堪称忠烈勇猛,可惜只是晚节不保,在诸葛亮死后作乱,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三国志通俗演义》写关公唇若抹朱,即嘴唇鲜红,显示出血气方刚的神气和豪迈雄武的秉性。小说中也写到周瑜“面如美玉,唇若点朱,姿质风流,仪容秀丽。”一为“抹”, 一为“点”,传神地显示出二人资质、秉性的极大差异。
丹凤眼,即眼睛细长、眼尾上翘的一种眼型,因为好似丹凤之眼而得名。据中国古代民间相术看来,凤眼是具有非凡智慧的标志,是大贵之相。今人洪深的《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中引用俗语即说:“眼如点漆,应不是常流……神情爽长如凤目,身早作王侯。”刘备在《三国志平话》中本来也是“生得龙准凤目”,但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凤目成了关公的“专利”,便不再提刘备的眼睛,只是说他“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了。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丹凤眼,再配上卧蚕眉,便成为关公独有的最传神最突出的形貌特征。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除了关公外,还特地写到了许多人的眼睛,都各有特色,绝不雷同。如曹操,“细眼长髯”;张飞,“豹头环眼”;赵云,“浓眉大眼”;庞德,“面圆睛突”,都是非常切合本人的性情秉赋的。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兵器往往是武将个人肢体的延伸,因人而异,彰显个性。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刘备用的是双股剑,张飞用的是丈八点钢矛,典韦用的是双戟,许褚用的是宝刀,张辽用的是大刀,徐晃用的是大斧,吕布用的是方天画戟,而关公用的是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
关公用大刀,始于宋代以前的民间传说。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所载龚圣与所写《宋江三十六人赞》中说:“大刀关胜,岂云长孙?云长义勇,汝其后昆。”可见关公善使大刀的传说,在当时已经普通流行。
大刀作为兵器,其实在三国以后才出现。据《晋书·刘曜传》记载,刘曜的劲敌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辄害五六(人);远则双带鞬服,左右驰射而走。”其实,历史上的关羽,并未使用过大刀。因为东汉时常见的兵器还是矛、戟、戈一类,大刀等兵器是在金属冶炼技术更为发展以后才出现的。《三国志》全书均没有人物使用大刀的记载,关羽“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用的大概是矛或者戈。
“俗传关公善用刀,至今有关刀之名。”(清俞樾《小浮梅闲话》)大刀因关公而出名,但对大刀的实际效用,古代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惟关王偃月刀,刀势既大,其三十六刀法,兵杖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
——明王圻、王思义辑《三才图会·器用》
偃月刀,以之操习示雄,实不可施于阵也。
——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器械》
由上述《晋书》中陈安的使用情况来看,大刀的效用恐怕还是因人而异的。据有关史籍记载,古代兵器的重量一般在十五斤至三十斤之间。《新唐书·张兴传》中说:“兴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陌刀,即长刀。《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六载》胡三省注引《唐六典》:“刀之制有四:曰仪刀,曰障刀,曰横刀,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剑。”《宋史·兵志》中记载,咸平三年(公元 1000年),神奇副兵马使焦偓献盘铁槊,重十五斤,可在马上挥舞如飞。该书又称相国寺僧法山,还俗从军,“且献铁轮拨,浑重三十三斤,首尾有刃,为马上格战具。”总之,兵器的重量须与使用者本人的臂力相称。偃月刀“刀势既大”,重量一定不会轻,也只有关公这样膂力非凡的武将才能挥舞自如,非武功出众的人当然不便使用。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袁绍手下的上将纪灵,“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能与关公大战二十回合。小说中手中兵器重量能与关公相比的,只有曹操部下的勇士典韦,他所用的两枝铁戟,重八十斤,“臂上挟之,飞马刺人,如同无物”。
除了手中的兵器与众不同外,《三国志通俗演义》还特意为关公披上了一件绿锦战袍。这件战袍系刘备所赠,关公非常喜爱。落难许昌时,曹操以异锦战袍赐之,关公“穿于衣底,上用旧袍罩之”,自言“常穿上如见兄颜”。小小一件战袍,蕴涵着刘备、关公之间莫逆之交的友谊,象征着关公对刘备矢志不移的忠诚。同时,绿袍衬红脸,从色彩角度来看也是符合审美要求的。
武将驰骋疆场,必有良马作为坐骑。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关公的坐骑是赤兔马。赤兔马“身如火炭,眼似銮铃”,“日行千里,渡水登山,若履平地”。初为董卓所有,后被送给吕布,世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人马之中,汉末两绝”。曹操擒杀吕布,获得了赤兔马,却一直“未尝敢骑”。为了笼络关公,曹操将赤兔马“连鞍奉之”,又送给了关公,自此人马相得。关公身跨赤兔马,刺颜良,枭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建立了赫赫战功。关公死后,赤兔马也“数日不食草料而死。”在今山西省运城市的解州关帝庙中,特地为赤兔马立祠。因明神宗朱翊钧曾封其为“追风伯”,故名“追风伯祠”。
经过《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关公形象的精心装扮,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抹朱,须髯长飘,身着绿锦战袍,身跨赤兔千里马,手持青龙偃月刀,关公超群绝伦的传奇英雄形象便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二
《三国志通俗演义》将关公塑造为传奇英雄的成功之处,其二是精心结撰关公非凡的英雄事迹。
有关关公英雄事迹的内容,在小说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涉及到关公的有五十余则,其中以关公为主角的有近二十则,仅次于诸葛亮。从祭天地桃园结义、关公出场亮相开始,征讨黄巾军、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三战吕布、北海解围斩管亥、许田射猎愤权奸、徐州袭斩车胄、轻取王忠,到约三事降汉不降曹;从策马刺颜良、诛文丑,到封金挂印、千里独行、过五关斩六将、擂鼓斩蔡阳、古城聚义;从火烧新野、白河放水,船候汉津、接应刘备,到华容道义释曹操,取长沙、刀下留情不斩黄忠;从独镇荆州、单刀赴会,取襄阳、威震华夏,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到战徐晃、吕蒙袭后、走麦城、父子归神,小说以浓墨重彩将关公戎马倥偬、叱咤风云、悲壮而富于传奇性的一生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作者采用添加、删削、改写、增饰等艺术手法,与元代平话、戏曲中有关关公的故事情节相比,小说中展示的关公的传奇英雄事迹更加完整而合理、更加鲜明而突出。
元代讲史平话和戏曲已经勾勒出了关公非凡英雄事迹的大概轮廓,在此基础上,《三国志通俗演义》又添加了若干情节,如温酒斩华雄、许田射猎愤权奸、吕蒙昧义袭荆州、关公大战徐晃、走麦城,等等。这些情节的素材大多采自史籍,有的见诸《三国志·关羽传》裴松之注,如许田射猎;有的采自《三国志》中其他人物的传记,如吕蒙袭荆州、关公大战徐晃。有的本系关公本人的事迹;有的则采取移花接木的手法,将他人的故事置于关公的名下。如脍炙人口的温酒斩华雄,原本是孙坚的功劳。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所说:“(孙)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今河南省临汝县西),大破(董)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三国志通俗演义》却将这一功劳给予关公,匠心独运,使温酒斩华雄成为小说中塑造关公传奇英雄形象的神来之笔。
《三国志通俗演义》添加的这些情节,不仅使关公的生平事迹更加完整,而且有力地突出了关公非凡的英雄形象。即如温酒斩华雄一节,小说先期极力渲染华雄之勇势不可挡,力斩联军数将,众人大惊;而后关公挺身而出,轻取华雄,似在不经意间。如此惊天动地的场面,小说从侧面写来,显得毫不费力,用笔经济传神,又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这些自不待言,需要指出的是,十八镇诸侯征讨董卓,这是小说中写到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在小说第一卷中,作者便设法安排关公出场亮相,首建奇功,先声夺人,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可见出作者对关公这一英雄形象的偏爱和注重。
在为关公添加若干英雄事迹的同时,小说也从人物塑造的合理性出发,删削了先前关公传说中的个别情节。如《三国志平话》有刘、关、张太行山落草,朝廷以十常侍首级招安一节文字,不仅是于史无稽,而且过于荒诞,作者遂将其一并删削。
在保留下来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中原有的关公的一些故事情节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不是简单地抄袭,而是均做了较大的改动。如破黄巾一节,《三国志平话》写张飞一人一骑独闯杏林庄黄巾军大寨,“于贼军中纵横来往,无人敢当”,竭尽铺张之能事;元明间无名氏也有杂剧《张翼德大破杏林庄》,内容与平话大略相似。《三国志通俗演义》在沿用这一情节时,删削了有关张飞的一些不尽合理的内容,增加了关公出马杀敌的描写,在展示关、张的威武勇猛时,改变了平话与戏曲中侧重于张飞的写法,而给予关公更多的关注。如在写到迎战黄巾军大方程远志时,先由张飞枪刺其副将邓茂落马,而后“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关某跃马舞刀直出,程远志见了,心胆皆碎,措手不及,被关某刀起处,挥为两段。”同样是各杀一将,但关公所杀的是黄巾军主将“大方”,明显是比副将厉害许多的对手。
又如华容道堵截曹操,《三国志平话》写的是曹操“撞阵”得脱,关公在受到诸葛亮责备时,还“忿然上马,告主公复追之。”而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作者却改为关云长义释曹操,并用了整整一则文字详尽地刻画了关公知恩必报、义重如山的非凡品格。
又如战黄忠一节,《三国志平话》写的是黄忠力战关公、张飞、魏延三将,不料马失前蹄,仍然轮刀步战三将,而为关公称叹:“此乃大丈夫也,世上皆无。”《三国志通俗演义》在“黄忠魏延献长沙”一则中,却改为关公与黄忠“两马交锋,斗一百合,不分胜负”,关公欲用拖刀计,“背砍赢之”。不料“黄忠被战马前失,掀在地上”,关公没有乘人之危,而是“急回马,双手举刀,大喝曰:‘我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这一改动,从关公称叹黄忠,变为黄忠由衷地感佩“难得云长如此义气”,从而突出了关公义薄云天的高大形象。
运用添加、删削、改写等艺术手法,《三国志通俗演义》将平话与杂剧中粗陈梗概的关公的生平事迹加工得更加完整与合理。在此基础上,小说又大加增饰,或者多方渲染,或者精心刻画,运用成功的细节描写,塑造了关公鲜明而生动的传奇英雄形象。
前者如“约三事降汉不降曹”中,小说特意增加了曹操赐袍、赐马两个细节,多方渲染关公“事君不忘其本”的义士形象。如赐袍一节,曹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破旧,“度其身品,取异锦做战袍一领赐之。云长受之,穿于衣底,上用旧袍罩之。操笑曰:‘云长何故如此之俭?'公曰:‘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常穿上如见兄颜,岂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之旧赐乎?'”曹操只得赞道:“真义士也!”如赐马一节,曹操见关公马瘦,将赤兔马连鞍赐之,关公拜谢。曹操又不解,问道:“吾累赐美女、金帛,未尝下拜;今吾赐马,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关公答道:“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虽有千里,可一日而见面也。”曹操听了,张口结舌,不禁“愕然而悔”。
后者如“华容道义释曹操”,《三国志通俗演义》用了整整一则的篇幅,精心刻画关公知恩必报、义重如山的非凡品格。小说中,关公与诸葛亮当众立下军令状,然后率领五百校刀手在华容道上截住了溃败的曹军。在曹军已经丧失了战斗力的情况下,曹操无奈,只得上前向关公施礼求告。关公也欠身回礼,说道:“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与前此张飞截击曹军,“横矛立马,大叫:‘操贼下马受缚'”相比,不仅口气缓和了许多,而且透露出可以进一步通融的信息。次写曹操提起五关斩将之事,并以古人的信义之事打动关公。小说写道:“云长闻之,低首良久不语。……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云长思起五关斩将放他之恩,如何不动心?于是把马头勒回,与众军道:‘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操见云长勒回马,便乘空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前面众将已自护送操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皆下马,拜哭于地。云长不忍杀之。正犹豫中,张辽纵马至。云长见了,亦动故旧之心,长叹一声,并皆放之。”小说通过大段细致入微的描写,将关公此时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与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
《三国志通俗演义》将关公塑造为传奇英雄的成功之处,其三是展示关公特立独行的品格。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三国志通俗演义》说:“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确如鲁迅先生所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着力展示关公不同凡俗的品格,主要集中于“义”与“勇”两大方面。
“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环境中,有多重涵义,是一个寓义宽泛的词语。常见的义项指符合社会正义或者道德规范的思想行为。《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韩非子·忠孝》“汤武自以为义而弑其君长”,其中的“义”,就是这个含义。“义”,又经常指人与人之间的恩义与情谊。《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说:“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这里所说的“义”,即指恩义而言。
《三国志通俗演义》将关公塑造成为“义绝”的艺术形象,关公的“义”,在上述“义”的各种义项中,虽然有时各有侧重,有时兼而有之,但在不同的背景和环境中,关公均不愧为“义”的最高典范。在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中,“义”的化身,可以说是非关公莫属。
在小说卷之一《祭天地桃园三结义》中,关公与刘备、张飞萍水相逢,初次认识,便意气相投,结为莫逆之交。三人于桃园中祭告天地,郑重宣誓: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结为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以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其中的“义”,既指“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符合社会正义和道德规范的思想行为,也包括了三人之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和情谊。关公始终恪守这一誓言,奉为自己一生行事的圭臬,至死不渝。
在小说卷之四《曹孟德许田射猎》中,写曹操遮挡在汉献帝之前,接受群臣“万岁”之呼,关公见这一“不臣”之举,不禁“大怒,剔起卧蚕眉,睁环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此处见义勇为的“义”,指的是按照社会正义或者道德规范的要求,应当采取的行动。
在小说卷之五《张辽义说关云长》中,张辽之所以能够说服“虽处绝地,视死如归”的关公,则是利用了兄弟之间的情谊。他指出关公如果战死,“倘使君复出,专望于兄,兄岂不是负却孤主,而背当年之誓乎”;而且又使得“二夫人无所依托,若能守节,一死无疑;若不守节,又属他人。此是兄负 却使 君倚托之重,实为不义”。这里的“义”,又是指关公与刘备之间兄弟的情谊。而关公提出投降的三个条件:
一者,吾与刘皇叔同设誓时,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公,凡有杀戮,不禀丞相;二者,二嫂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
既保持了自己与刘备、张飞共扶汉室的大义,又顾及到了自己与刘备、张飞之间结拜兄弟的情谊,“降“也要降得理直气壮。
后来,关公得知了刘备的消息,遂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千里独行,重新回到了刘备身边,他将自己的动机三番五次对张辽说得很明白,“吾受刘将军恩厚,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与玄德公结生死之交耳,生则同生,死则同死,非管、鲍之交可比也”,强调的仍然是他与刘备之间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而这种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关公自信是管、鲍相知之交所不能比拟的。
清代毛宗岗在其修订本《三国演义》的回评中,对关公的这一行为大加赞赏:
人情未有不爱财与色者也;不爱财与色,未有不重爵与禄者也;不重爵与禄,未有不重人之推心置腹、折节敬礼者也。曹操所以驾驭人才、笼络英俊者,恃此数者已耳。是以张辽旧事吕布,徐晃旧事杨奉,贾诩旧事张辽(绣),文聘旧事刘表;张郃乃袁绍之旧臣,庞德乃马超之旧将,无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独至关公,而心恋故主,坚如铁石。金银美女之赐,不足以移之;偏将军、汉寿亭侯之封,不足以动之;分庭抗礼、杯酒交欢之异数,不足以夺之,夫而后奸雄之术穷矣。奸雄之术既穷,始骇天壤间不受驾驭、不受笼络者,乃有如此之一人,即欲不吁嗟敬仰,安可得乎?
而在小说卷之十《关云长义释曹操》一节中所讴歌的关公的“义”,则又专指恩义。在《三国志平话》与元杂剧的相关内容中,曹操或者“撞阵”得脱,或者“乱阵”而走,原本没有关公念恩私放的情节。为了塑造关公知恩必报、恩怨分明的非凡形象,小说特意将此一情节改为关公义释曹操;并且还加上诸葛亮事先担心关公殉情放曹,关公因此立下军令状的细节,来进一步强化关公之“义”;这还不够,又借史官之诗反复咏叹,予以高度评价:
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
威风齐日月,名誉震乾坤。
忠勇高三国,神谋陷七屯。
至今千古下,军旅拜英魂。
曹公兵败走华容,正与云长狭路逢。
盖为当初恩义重,故开金锁放蛟龙。
清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的回评中,曾就此赞叹道:
或疑关公之与操,何以欲杀之于许田,而不杀之于华容。曰:“许田之欲杀,忠也;华容之不杀,义也。顺逆不分,不可以为忠;恩怨不明,不可以为义。如关公者,忠可干霄,义亦贯日,真千古一人。
也许只有关公这样的人,才能这样把“义”的不同指向与含义综合融会于一身,并在前后看似矛盾乖戾的不一致中,彰显其干霄贯日之“义”。
《三国志通俗演义》精心塑造关公义干云霄的传奇英雄形象,甚至不放过每一个细微末节。关公降曹后,曹操见关公所穿的绿绵战袍已旧,度量其身材,做了一件异绵战袍送给他。关公将新袍穿在里面,外用旧袍罩之。曹操不解,关公解释说:“旧袍乃刘皇叔所赐,常穿上如见兄颜,岂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之旧赐乎!”这里歌颂的是关公恪守兄弟情谊之“义”。关公斩颜良后,曹操表奏朝廷,封关公为“寿亭侯”。起初印文为“寿亭侯印”,没有“汉”字,关公见了,拒不接受;待到曹操省悟,重铸印文为“汉寿亭侯之印”六字后,关公才欣然拜受之。这里表彰的又是关公忠于汉朝廷之“义”。《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这样,让关公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无不符合社会正义的要求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以自身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义”的不同指向和不同涵义。
勇,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所展示的关公非凡品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小说浓墨重彩,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和战斗场面,从温酒斩华雄,刺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到降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生动地塑造了关公雄壮威猛、绝伦逸群的“勇”的传奇英雄形象。
如“温酒斩华雄”一节,在小说卷之一《曹操起兵伐董卓》中,董卓部下第一员骁将华雄,先斩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夜袭孙坚,又砍死其部将祖茂;随后下汜水关挑战,南阳太守袁术部下骁将俞涉,出马交战不到三合,被他所斩;冀州刺史韩馥的上将潘凤,去不多时,也丧身其刀下。一时间众诸侯大惊失色,无计可施。在此紧要关头,关公挺身而出。小说中写道:
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五寸,髯长一尺八寸,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似洪钟,立于帐前。
当时关公在刘备手下任马弓手。袁术嫌他身份卑微,喝令乱棒打出;袁绍也唯恐遭到华雄耻笑,不欲令其出战。全仗曹操从中调和,关公才被允许迎战华雄: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某饮了上马。关某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寨外鼓声大震,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却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小说没有直接描绘关公迎战华雄的战斗场面,而是通过动人心魄的氛围烘托,从侧面轻轻一点,关公的神勇便跃然纸上。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孙坚)合战于阳人,大破(董)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小说却采用移花接木的艺术手法,将此战绩归于关公名下,让关公一出马便给众诸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如刺颜良一节。《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
(袁)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三国志通俗演义》依据历史事实,大肆渲染了关公的神勇。先写颜良进攻白马,连斩曹军宋宪、魏续二将,又战败徐晃,诸将战栗,曹操心中忧闷,束手无策。在此关键时刻,曹操军师程昱举荐关公出马,才反败为胜,挽回了危局。小说中写道:
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中军众将,心胆皆碎,抛旗弃鼓而走。云长忽地下马,割了颜良头,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似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未尝见此神威,谁敢近前。
关公的勇武被渲染得活灵活现,貌似天神,难怪曹操也由衷地赞叹道:“将军神威也!”关公不仅武功出众,而且韬略娴熟。小说卷之十五《关云长威震华夏》中,关公进攻樊城,略施小计,便取得了襄阳。《关云长水淹七军》中,关公观察地形,发现襄江、白河水势甚急,敌军又尽屯于山谷之中,遂差人堰住各处水口。等发大水时,放水一淹,然后乘势乘船进攻,全歼了于禁所领七军。
除了武功出众、韬略娴熟外,关公的“勇”还表现在他的英雄气概上。小说卷之十四《关云长单刀赴会》中,东吴鲁肃在临江亭及江边埋伏下人马,欲乘关公赴会时杀之。关公谢绝了关平等人的劝阻,独驾小舟一叶,只带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席间,关公谈笑自若,鲁肃反而“举杯相劝,不敢仰视”。酒致半酣,关公推醉告辞,右手提大刀,左手挽住鲁肃,一同来到江边。鲁肃吓得魂不附体,原先的谋算全被打乱。
又如卷之十五《关云长刮骨疗毒》一节,更形象地展示了关公绝伦逸群的英雄气概。小说中写道:
(华)佗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陀用刀刮之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须臾,血流盈盆。
关公的英雄气概,令华佗赞叹不已,他说:“某为医一生,未曾见此,君侯真乃天神也!”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为人们广为传诵,令后世无数人为之倾倒。明代拟话本小说《警世通言》中就记载了一个故事:“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连小孩子听了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也再不怕疼,由此可见关公的英雄气概的强大感染力。
《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关公 “义”与“勇”的成功刻画,构成了关公传奇英雄形象非凡品格的两大亮点,显示出关公独特的人格魅力。关公之所以成为妇孺皆知、人尽敬仰的传奇英雄,正是由于其“义薄云天”与“勇武盖世”的非凡品格。
罗贯中编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关公形象演变史上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小说在大量吸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间传说与讲史话本、影戏、戏曲等方面民间艺人、书会才人的创作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艺术加工,以浓墨重彩塑造出了关公光彩照人的传奇英雄形象。这一成功的传奇英雄形象,不仅受到其时已经非常兴盛的关公信仰的影响,而且对此后的关公信仰也起到了进一步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