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关帝文化

海峡两岸关公暨三国文化论坛文选(上)

2008-04-26

海峡两岸关公文化论坛论文选登之六


关羽“忠义节勇信”精神内涵在国民教育中的扬弃

● 美国纽约关帝庙主席 冯德鑫

● 美国纽约关帝庙顾问 越国飞


美国纽约关帝庙主席冯德鑫先生


    关羽的“忠义节勇信”精神内涵,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重要精髓,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基。

    回顾人类历史,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是现存比较完整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尽管几经沉浮,有百年屈辱,终经仁人志士,为国为民、不屈不挠、甘洒热血、前赴后继,唤睡狮渐醒、擎金鸡独立、引卧龙腾飞、令世人瞩目。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完全可以骄傲的说,与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忠义节勇信”的潜意识支配的行为习惯密不可分,甚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亦神亦人的关羽,在雅俗文化之中备受尊崇,影响最广。清朝雍正皇帝有一段话,把孔子为圣、关公为神的显赫身分,以及海内外上至皇族、下至村夫百姓对关公的敬仰之情,表述得十分贴切:“自古圣贤名臣,各以功德食於其土。其载在祀典,由京师达於天下,郡邑有司岁时以礼致祭者,社稷山川而外,唯先师孔子及关圣大帝为然。孔子祀天下学官,而关帝庙食遍薄海内外,其地自通都大邑下至山陬海隅村墟穷僻之壤,其人自贞臣贤士仰德崇义之徒,下至愚夫愚妇儿童走卒之微贱,所在崇饰庙貌,奔走祈禳,敬畏瞻依,凛然若有所见。盖孔子以圣,关帝以神。”(清,于敏中等编撰《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册,卷44,第698—699页)。

   “忠义节0勇信”被华夏无数先辈历尽艰辛承载到今天,经市场经济大潮的激烈碰撞,金钱万能的无情冲刷,及时行乐的长期熏泡,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坚挺和荣耀。视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越来越少,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的越来越多;淡泊名利、重情重义的越来越少,见死不救、见钱眼开的越来越多;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的越来越少,欺上瞒下、尔虞我诈的越来越多;坚守名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越来越少,顶不住诱惑、守不住寂寞,甚至不顾国格人格的越来越多;路见不平、挺身而出的越来越少,嘴上英勇无畏,腿上胆小如鼠的越来越多。正如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难来时各自飞。 2007年1月17日 南方电视台的“马后炮”疾呼:“不能只通缉刮女孩脸的小偷,更要通缉所有在场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乘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霸权主义、军国主义蠢蠢欲动,有必要在国民的教育中,把关公的“忠义节勇信”精神内涵用扬弃的观点吸纳借鉴,取其精华,发扬光大。

   “忠”,《说文解字》指出:“忠,敬也,从心。” “忠”的根本要求是全心全意,尽心竭力,是指以中正方直的心理全心全意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所献身的组织和所面对的人物,即是对上级、对国家忠心耿耿,无怨无悔。我国先秦时期学者们所谈论的“忠”,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一种中正方直的道德心理,这种道德心理外化为道德规范,就是专心致志地忠于某一信念理想和人物,尽心竭力地对待所从事的事业。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莱希?赫尔德在《忠诚的价值——增长、利润与持久价值背后的力量》一书中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并离不开职业忠诚的,实际上那些真正能够经得起市场经济的考验,在竞争中取得较为长期的理想效益的企业,无一不在灵活地应用着忠诚的各项原理、遵循着基于忠诚的管理的发展战略。落实到个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来说,也是需要忠诚的职业品质和操守的。尽管三国时的刘备直至到卧龙岗认识诸葛亮以前,始终在失败与挫折中颠沛流离,没有成就自己的事业。而关羽从中平元年(184年)桃园结义一直到死(219年),都是忠心耿耿地追随刘备,“随其周旋,不避艰险”,“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始终不离不弃。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忠”的培育和提升仍然十分必要,使国民在潜移默化中,在形成个人高尚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形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我们对“忠”应该用辩证的科学的发展的态度来传承,提倡“讨论真理”、实事求是的精忠,避免“两个凡是”、唯唯诺诺的愚忠。在国民教育中,就是要把“忠”字的精华内化成听党话跟党走,有不同意见敢于举手敢于张口的自觉行动;内化成身为炎黄子孙感到无比自豪的铮铮傲骨;内化成在大风大浪中勇立潮头、身不歪影不斜的无比精忠;内化成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硬本领。

   “义”,是指对兄弟、对朋友重情重义,不讲代价。俗语讲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而桃园结义三兄弟,36年生死相依无罅隙。民间信仰关公的核心是一个“义”字,且诙谐而幽默的称关公为“义种”,形象而生动地勾勒出关公信仰的内涵。“义”是关公突显的一种精神、一种人格力量,体现在民间传说中,便是始终如一的舍身救民的精神力量。但民间把关公的这种精神和人格力量神化了,作为道佛兼容的中国式的护法神,扮演了驱邪镇宅的角色,被利用来做为宣扬忠孝节义的工具。流传极广的《关帝觉世真经》、《关帝明圣经》一类劝善文,均托关公之名,传播“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的思想。中国的儒家文化推崇的是忠义,对关公“义不负心,忠不顾死”、“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的高尚品行赞扬备至,把他奉为忠义的化身,道德的楷模。从刘、关、张三人结义的誓词:“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中,我们不难看出,桃园结义是以扶国家于危亡,救黎民于水火为宗旨。从关公屯土山约三事之一:“降汉不降曹”也是明证。为何“三结义”流芳百世,“四人帮”遗臭万年?区别就在一个“义”字:就在于一个是扶危救世,除暴安良,大情大义;一个是狼子野心,残害忠良,无情无义。在当今重金轻义的社会中,要想扬正气,树正义,必须倡导五湖四海、心无芥蒂,建立纯真的广义的情义。提倡以“宁让人负我,我绝不负人”为交友之信条;讲究“团结”,反对“结团”,不当老好人;轻视当面做人,背后做鬼之徒;耻于挑拨离间,憎恶卑鄙小人;敢于直言不讳,就算遭误解甚至不公正待遇,仍追求“以德报怨”为重“义”之最高境界。就是要大张旗鼓的摒弃庸俗的哥们“义”气:如山头主义,拉帮结派、吃吃喝喝,明知违法,还要为所谓的“义气”以身试法,在低处看是一团和气,在高处看是一盘散沙。就是要吸纳关羽的“义”字精华,以志同道合为前提,以生死与共为基础,以互帮互助为纽带,以强国富民为目的,以经得起血与火考验的大写的“义”为尺度。

    节,这里专指气节。气节,又称节操、志气或骨气,“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即是气节。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和重大原则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坚定性。气节,是个人修养的最高一级,也是最后的考验。坚贞的气节,对内表现为对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和道德的坚信不移,即使身处逆境也矢志不渝;对外,表现为在国家和民族遭到外敌侵略的时候,能挺身而出,誓死尽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民族气节。气节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人格品质;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就是国格。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名节,有着 “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毁其节”的传统美德。也就是《礼记》上所提出的“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的这种择善固执的精神。从古到今,涌现出了许多视“名节重于泰山”的英雄豪杰,他们受到人们的敬仰,激励着代代国人自强不息。他们的崇高气节概括起来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至理名言,揭示了气节的基本内容,因而千古流传,成为无数志士仁人立身做人之本。关羽的气节,各朝各代都有赞美的诗篇。如宋朝张商英诗咏关羽辞曹事:“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芒。月缺白易满,剑折尚带霜”用来比喻关羽忠义不屈之气节。元朝程元卿诗则赞道:“将军气作汉长城,此身肯与贼俱生 ? 一时成败风云散,千古精诚日月明”都让人感到不仅是歌咏关羽,更是为现实生活中那些有民族气节的人唱赞歌。然而许多人在平时,尽管修身修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地步;尽管如何标榜“为圣人立言,为天地立心”的大志;尽管如何养性、敦品、慎行、守信……,但是一遇到“富贵”就瘫痪了,只好闭起眼,昧着良心去升官发财了。许多人在平时都是英雄、好汉,谈道理口若悬河,爱国爱民,一片菩萨心肠,但到了“威武”面前,低头了,屈膝了,不惜出卖朋友,出卖人民以求个人的苟安。 叛国投敌的汉奸和那些卖身求荣的政客们,都是些“修养有素”的一时俊杰,到了是非黑白斗争最尖锐的时候,到了生死存亡的决定关头,就抖着双手,厚着脸皮,没了骨气,失了节操,成了败类。人总不免有个人的生活欲望、生存欲望。情感是趋向欲望的,当财色炫耀在你的面前,刑刀架在你的颈上,这时你的情感会变得脆弱无比,这时只有高度的理性,才能承担得起考验的重担。什么是高度的理性呢?──那就是对世界、对人生的一种正确、坚定而深彻的认识。不让自己的行为违悖自己这种认识,而且能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值得崇尚的、一种真正伟大的气节。气节,有几种不同性质的说法:诸葛亮对昏庸的阿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被称为气节的。然而这种气节只是为了某一个人,为了某一个家族而已,可说是一种“奴才主义”的气节。在今天,应该坚决地否定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也被称为气节。这种气节只是孤芳自赏,超人傲世,卖弄自己的清高,可说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气节。在今天,我们没有必要来宣扬它!只有那种为了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对敌人横眉冷对,对人民俯首为“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真理和正义,威武不屈,一往无前,至死不变;在平时能安贫乐道,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富贵荣华的诱惑之下能不动心志;在狂风暴雨袭击之下能坚定信念,不惊慌失措;在灾难降临的时候,不妥协、不退缩、不苟免、不更其守!固执着真理去接受历史的考验! 这种“舍己为人”、“舍身取义”、为万民、为真理与正义的气节,才是值得我们宣扬和继承的。

   勇,是指对敌人对危机英勇无畏。关羽少年时勇武有力,嫉恶如仇。随刘备东征西讨后,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震华夏。虎牢关温酒斩华雄;为报曹恩,在万众之中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千里寻主,过五关斩六将;刘备平定益州后,封关羽为五虎大将之首;关羽率军北攻樊城,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单刀赴会……关羽可谓智勇双全,但勇气和傲气并存,甚至傲到了狂的程度:“陆逊小儿奈我何?”才有了“败走麦城,父子皆被杀”的下场。当时,吕蒙进占江陵后,尽得关羽及其将领的家属,并对他们加以优待和抚慰,下令军中不得侵扰百姓,还对全城百姓表示关心,给有病的送医药,给饥寒者赐衣粮,使城内秩序迅速恢复。而骄傲轻敌的关羽,对吕蒙的袭击行动竟一无所觉。不久,荆州为东吴所夺取,关羽败走麦城,在突围中不听将士们“走小路恐有埋伏,应走大路”的建议,最终导致走小路被捕掉脑袋,身首异处的惨烈结局。陈寿的《三国志》也有记载:“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在和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今天,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既要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又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既要提倡个性发展,又要力戒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既要构建和谐社会,又要培养全体国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信”,是指对人对事言必信、行必果,即诚实守信。刘、关、张自桃园结义之后,36年如影随形。这36年,是经历血与火考验的36年,是生死相依的36年,是真正对誓言终身信守的36年。如关羽兵败曹操后,曾屯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曹操厚待关羽,小宴三日,大宴五日;曹操赠袍,关羽穿于衣底,上用刘备所赐旧袍罩之,不敢以新忘旧;曹操赠赤兔马,关羽拜谢,以为乘此马,可一日而见刘备;关公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挂印封金;为寻刘备,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兄弟相会。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看到刘备和诸葛亮关系日益密切,心中不悦。刘备察觉以后,就严厉批评他和张飞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 诸 君勿复言”,关羽和张飞就再也不表示反对了。三国时的荆州乃战略之要,蜀国发展之基,魏、吴虎视之地。关羽的一生与荆州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主要的政治军事活动都在荆州进行。这些既充分反映了关羽在刘备集团中的重要地位,在蜀汉政权方针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更足以证明了他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我们国家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二十年,尽管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国人诚实守信的品行却在逐渐缺失。伪劣假冒、欺世盗名屡禁不止。胡锦涛主席把诚实守信作为“八荣八耻”之一,列入国人的行为规范,这是各行各业必须遵循的道德底线。

   “忠义节勇信”传承到今天,关羽只是典型的代表之一,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先贤无数,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有必要、有义务、有责任把“忠义节勇信”的精神内涵代代相传,让全体国民以崭新的面藐迎接2008年奥运会,让和谐之风吹醒世人,让和平之鸽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