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祭拜关公,为了拍摄关林,为了出席洛阳国际朝圣大典,为了领略中原文化风情,我差不多20多次到河南洛阳。
第一次到洛阳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是上个世纪1984年春夏之交。一台中巴,搭载着当阳10多位朋友,赴北京参观考察。从北京回湖北时,途经河南,我请假留在了洛阳。我被这片厚实的黄土地吸引,被黄河岸边的朴实民风吸引,更被传说中的洛阳关林的磅礴大气吸引。
轻轻走进洛阳关林山门,顺着导游的引导,我十分虔诚地拍摄了关林的每一栋建筑、每一尊塑像,采访了关林的历史文化源流。
洛阳关林供奉的财神关公(朱正明摄影)
后来再次到关林,走出关林大门时,好兄弟吴建华依依不舍,拉着我的手,竟然落泪了!从此,我和吴建华成了几十年的好哥们。吴建华是关林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好多事儿都想着我念着我,就连国际朝圣大典用金箔印制的祭文,建华兄弟都要为我留一份,亲手送到我手里。
建华兄弟告诉我,在中国封建社会,百姓之墓称坟,王侯之墓称冢,皇帝之墓称陵,圣人之墓才能称林。武圣关公与文圣孔子齐名,厚葬关公首级的地方,当然名正言顺地称关林了。历史上,随着关公被皇家敕封,关林曾多次更名。明代称关王冢庙,清顺治称关帝陵庙,康熙时称关夫子冢庙,至道光年间,始称关林至今。
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占地200余亩,建筑风格与北京故宫相仿。这里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傍伊水清流。沿中轴线排列着舞楼、山门、仪门、拜殿、文殿、武殿、春秋殿、石坊、碑亭、关帝古林。文殿高约20米,面积700余平方米,殿顶琉璃覆盖,翘脊飘逸。文殿内,关公头戴十二冕旒帝王冠,身着锦绣龙袍,凤眼蚕眉,面贴赤金,端严正坐,两侧为关平、周仓、王甫、廖化诸将,造像高大,栩栩如生。武殿原塑关公武像,身着绿袍,外露铠甲,双眉紧蹙,怒视东南吴地。本世纪初,为适应众多朝拜者,武殿改为财神殿,关帝像转怒为喜,金光四射,富贵之气横溢。
洛阳关帝古林(朱正明摄影)
关帝古林呈八角形,高10米,占地250多平方米。墓前有康熙四十六年修筑的石墓门,题额“钟灵处”,其联曰: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另有高4.8米石碑一通,上刻“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乃道光三年(公元1821年)重刻。
誉为洛阳八景之一的“关林翠柏”,苍翠刚劲,奇姿各异,足有800株上下。文殿门前的龙头柏,树间枝干酷似龙头。另有凤尾柏,升天柏等。
文殿两侧的东西长廊,珍藏展示东汉以来的500余件珍贵文物,再现了九朝故都洛阳的古文明,成为两千年中原文化的缩影。关林甬道两旁,后来重建了五虎堂、娘娘殿等。
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大气磅礴(朱正明摄影)
近几年,关林成为世界华人朝觐中心之一,山门前,新辟了关林大广场。每年金秋时节,一年一度的洛阳国际关林朝圣大典在广场隆重举行,几十面黄河大鼓,被黄河两岸的姐妹们擂得震天响,回荡于黄河两岸。入夜,在山门对面的戏楼,关公戏一场接着一场,牵动着来自港澳台海外游子的心!
洛阳关公国际朝圣大典表演祭祀乐舞的洛阳姑娘(朱正明摄影)
多次到洛阳,我结识了一批又一批海内外朋友。台湾的企业家,台湾各地关帝庙主委,港澳朋友,海外各国的朋友……关帝爷,真是凝聚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