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是1984年夏天。武庙之祖拍摄圆满,我在解州小镇招待所借了一辆自行车,顺着中条山下的乡村小道,慢慢悠悠的骑车到常平古村。
黄河岸边,中条山下,我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哼着信天游小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路拍了好多好图片。
一步步走近关老爷出生的村庄,心中充满向往,充满神圣,充满期待!
解州常平村“关圣故宅”古碑
常平古村,南有中条山为屏,北有盐池湖为障,雄踞山水之间,钟灵毓秀,民风朴实。这深厚的沉甸甸的黄土地,孕育出沉甸甸的黄土文化,孕育出中华武圣关云长。
公元160年,也就是东汉延熹三年,关羽出生在常平古村。他身材魁伟,相貌堂堂,凤眼蚕眉,红脸长髯,武艺超群,人称“美髯公”。19岁那年,关公离开家乡,开始了威震华夏的漫长征程。距今1400多年前的隋朝初年,常平村民仰慕关公忠义仁勇诚信之大德,在关王故居建祠奉祀,金代庙宇初成。后因关公被历代皇家追封,庙堂随之重修扩充。现存殿堂多为清代建筑,庙貌纯朴,古柏参天,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
解州常平村关王故里中轴线尽头的圣祖殿
进入关王故里,祠前有牌坊三座,左右为木质牌楼,中为石雕,横额刻有“关王故里”四个大字。第一次来到关公故乡,见石坊上的“关王故里”只是依稀可见,我从村里买来大红油漆,搭上扶梯,顶着艳阳,一笔一划地把“关王故里”四个大字描绘的清晰耀目,才开始拍照。当时,常平乡政府还在庙殿里办公,乡长们蹲在庙殿墙角喝粥,微笑地望着我这个从远方来的虔诚的摄影者。
关公故里中条山上80米高的关帝圣像
关帝殿面阔五间,木雕神龛富丽堂皇。关公头戴冕旒,身着帝装,凝神端坐于龙椅之上,两旁侍者恭谦微谨。守护大殿的老汉,既朴实又古板,从来不让人在殿内拍照。我也很守规矩,把相机装进摄影包,和老汉亲切地拉起家常。我告诉老汉:“关公在您的村子里出生长大,却在我们湖北荆州威震华夏,在我们当阳玉泉山显圣护民,我们当阳的老百姓特别敬重关公”。老汉高兴地笑了。我问老汉守护大殿一个月多少工资,老汉在我耳边神秘地说出一个数字。这数字,真让我心酸!我当即从摄影包里掏出那个数字,悄悄地塞进老汉的口袋。老汉激动了,把我拉到墙角说:“等乡干部喝完粥,你进来照!”
嘿嘿!当时我那个高兴劲啊!
在关王故里,我认真地、虔诚地拍摄了一组十分珍贵的图片。
漫步关王故里,古朴的建筑循中轴线排列有序:山门、午门、享殿、关帝殿、娘娘殿、圣祖殿,两边配有太子殿、钟鼓楼及厢房。
史料载:“关羽年十八,娶胡氏”。因此,这里的娘娘殿内,关夫人凤冠霞帔端坐其中,神情端庄,衣饰柔丽,侍者恭身而立。娘娘像为清代塑立,是海内外关帝宫庙中的珍品。圣祖殿内,供奉关公始祖忠谏公、曾祖光昭公、祖父裕昌公、父成忠公及夫人像。山门内,有八角七层砖塔一座,是乡人为奠祭关公父母,于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建造的,塔身碑文曰:“关圣于灵帝光和二年已未,愤以嫉邪,杀豪伯而奔,圣父母显忠,遂赴舍井而身殁。至中平元年甲子,里人为帝有扶汉兴列之举,遂建塔井上。”
有了守殿老汉的关照,我拍摄了大殿的关帝、娘娘殿的关夫人,还有圣祖殿的关帝先祖。
第一次到关公故里中条山下,关乡父老正在耕耘黄土地
后来,到运城的次数多了,加上有党政部门领导的引荐,解州关帝庙文物管理所所长为我写了一张“请各殿堂配合著名摄影家朱正明先生拍照”的便签。因为是便签,所长只留了姓名,没有写日期。这张便签,我连续用了几年,让身边拿着相机的朋友们着实惊羡了一回。
(详见朱正明先生《走遍天涯访关公》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