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走遍天涯

055 山东聊城 运河西岸砖雕彩绘宫殿

2020-08-28


 

 带着儿子,差不多走遍了山东半岛,最后来到山东西部的聊城。

 开凿于战国时期的古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山东聊城山陕会馆,就坐落在古运河西岸。


1 在古运河对岸遥望聊城山陕会馆.jpg

在古运河对岸遥望聊城山陕会馆


 我们没有直接进入山陕会馆,而是来到会馆对岸,登高遥望对面的古建筑群落,果真如一片琼楼玉宇。

 古时的聊城,店铺鳞次栉比,作坊星罗棋布,街巷纵横交错,商品琳琅满目。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曾九次歇驾这里。


2 聊城山陕会馆山门.jpg

聊城山陕会馆山门


 早在顺治康熙年间,山西、陕西来聊城经商者已经很多,到了旅店都容纳不下的局面。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山陕会馆开始筹建,经逐年扩修,耗时66年,用银6万余两,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终于在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竣工。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3311平方米,由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三大殿、春秋阁、望楼、游廊、南北两跨院等组成。


3 聊城山陕会馆大殿供奉的关公.jpg

聊城山陕会馆大殿供奉的关公


 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是山西陕西两省众商家集资合建,祀神明而联桑梓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会馆富丽堂皇,巍巍壮观。最为独特的,是满墙满殿的清代浮雕和彩绘,令观者精神为之一震!山门的浮雕上方,悬挂巨幅竖匾“协天大帝”,意为“关公不仅是德合天地者,而且是协助上天统御万众的神”。大门两侧的木质方柱上,有颂扬关公的多幅楹联,其一曰:

 本是豪杰作为,只此心无愧圣贤,洵足配东国夫子;

 何必仙佛功德,惟其气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至人。


4 山陕会馆雕梁画栋的春秋楼.jpg

山陕会馆雕梁画栋的春秋楼

 旧时,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这里的戏楼要唱大戏三天,纪念关公单刀赴会;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又唱大戏三天,纪念关公诞辰。

 建筑群居中为关帝大殿。大殿前檐下,悬挂“大义参天”巨幅匾额,既是对关公的高度评价,也是众商客追求的最高目标。大门两侧精工细刻的楹联,都是歌颂关帝品德情操的。大殿暖阁前,供奉关公、周仓、关平塑像,帝像高3米,身穿刺绣滚龙袍,镏金冠旒,威丽端庄,俨然帝王形象。关帝大殿两侧,是文昌殿和财神殿。1999年,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胡德平率民营企业家王玉锁等,在山陕会馆捐资数十万元,重塑文昌帝君和财神像,修复大殿护拦,在聊城内外传为佳话。

 山陕会馆王馆长和张副馆长对我说,这座雕梁画栋的会馆,体现了当年山陕两省商人的经济实力。就当时的全国商业领域看,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恐怕是山西人了。山西人,除了他们的经商才能和勤俭作风,主要还在于他们目光远大、讲究信誉。


5 聊城山陕会馆王馆长(中)、张副馆长(右)向朱正明介绍会馆历史.jpg

聊城山陕会馆王馆长(中)、张副馆长(右)向朱正明介绍会馆历史


     张竟放副馆长有颇深的传统文化根底,他送我一幅亲手书写的“观海”条幅,还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关帝大殿的神龛两头,有两个特制的大蜡烛,点上后可以燃烧一年,这是山西一位蜡烛商特意为关帝制作的。每年关公生日前半个月,这位商人就用一头小毛驴驼着两枝大蜡烛,从黄河岸边的关公家乡启程了,到关公生日这天,商人正好赶着毛驴进聊城,给关帝庙送来新蜡烛,年复一年,从不间断!我想,这位山西商人,从山西运城到山东聊城的路上,很可能是一路吹着口哨,一路哼着信天游,何等虔诚,何等畅快,何等潇洒,又何等令人羡慕!

 (详见朱正明先生《走遍天涯访关公》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