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关帝文化系列作品发表后,引起了海内外关注。2001年夏天,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七家重量级媒体到西藏采访关帝文化,我被特邀为文化学者一同前往。大家来到拉萨,走进关帝庙,看到这座藏汉多民族友谊见证的庙殿残破不堪,心情十分沉重。随行的北京关公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戴兆明率先捐款。
拉萨关帝庙殿残破不堪,亟待修复(朱正明摄于1997年)
藏族小姑娘琼达在拉萨关帝庙托举着喇嘛制作的关公像
一行记者朋友顺着雅鲁藏布江,来到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前院,考察日喀则关帝庙古碑,上面的字迹清晰如初。大家又来到日喀则关帝庙旧址,这里已是日喀则小学。学校老师领着我们,告诉我们曾经的关帝庙具体地点,告诉我们文革中关帝庙被作为教室,告诉我们关帝庙大殿最后发生的故事。
中央新闻考察团在日喀则扎寺伦布寺寻访日喀则关帝庙古碑
在日喀则关帝庙旧址,格萨拉康小学老师向我们讲述曾经的往事,左二为北京关公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戴兆明
中央记者考察团回到北京,纷纷发表长篇署名文章,向海内外讲述西藏关帝文化的故事。新华社高级记者李光茹、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刘伟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联合发表了《浩气长留天地间》,文章说:“拉萨关帝庙,是清王朝在西藏行使主权、汉满蒙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保卫祖国领土的历史见证,也是汉藏文化交流融合的生动写照。我们期待着拉萨关帝庙早日恢复原貌,让更多的人拜谒关公匡扶正义的品格和神勇精神。”新华社编发的内参,转到了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人手里。没多久,国家拨款数百万元,动工修复拉萨关帝庙。
福康安大将军画像
到西藏的次数多了,我对福康安大将军的敬仰之情越来越浓。经遍地查询,原来,福康安将军是满族镶黄旗人,孝贤皇后之侄,作战勇谋兼备,屡建奇功,后为封疆大臣,历任云贵川、闽浙、两广总督。奠定福康安历史地位的,还是西藏那场“廓尔喀战役”,兵逼廓尔喀都城加德满都。战后,福康安将军与驻藏大臣、西藏摄政王等,共同拟定了处理西藏事务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史称“钦定二十九条”。最有影响的,是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现在的十一世班禅大师,也是1995年11月29日,在大昭寺佛祖释迦牟尼像前,通过金瓶掣签,被确定为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福康安积劳成疾,廓尔喀战役3年后病逝军中,42岁英年早逝。就在他逝去的前一年,拉萨关帝庙铜钟上铭刻了大将军的最后头衔:钦差御前大臣、太子太保领侍卫内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一等嘉勇公大将军。
(详见朱正明先生《走遍天涯访关公》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