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走遍天涯

087 天山之巅:财神古殿冰清玉洁

2021-04-09


多年前,在甘肃敦煌,我和一位摄影家朋友租了一辆小面包,循着汉长城废墟,一直向西,边走边摄影。大漠,古城,驼群,戈壁,令人荡气回肠。接近新疆地界,太阳已经亲吻地平线,眼前仍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我们只有打道回敦煌了。


1 天山脚下的古烽火台,传递着丝绸古道的汉唐遗风.jpg

天山脚下的古烽火台,传递着丝绸古道的汉唐遗风


真的进入新疆,已经是2009年,我陪台湾几位朋友到新疆考察。火焰山下,葡萄沟畔,天池之滨,喀纳斯湖,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却没有单独的时间去寻访关帝文化。在新疆的日子,我四处打听,把关帝文化传入新疆的来龙去脉基本弄清了——天山,横亘于新疆境内,莽莽苍苍五千里,雪峰高耸,大气磅礴。天山南北的广袤土地上,繁衍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锡伯族等勤劳善良的人民,且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关帝文化。


2 新疆哈密天山关帝庙,就坐落在这片冰雪纯净的东天山之巅.JPG

新疆哈密天山关帝庙,就坐落在这片冰雪纯净的东天山之巅


到了2012年,我在世界各地寻访关帝文化已近30年,行程已近50万公里。新疆确实应该专门跑一趟了。这年9月,我在洛阳参加了国际朝圣大典,在国务院台办和洛阳市政府主办的海峡两岸关公文化论坛做了专题演讲之后,出发了。利用休假时间,独自一路向西。

飞机在新疆哈密缓缓降落,我看到,哈密市区北部几十公里外,就是奔腾于戈壁沙漠之间的天山。到哈密的前夜,天山纷纷扬扬落了一场大雪,生来厚重灵秀的天山,在天地间闪烁着圣洁的光芒。天山关帝庙,就深藏在哈密天山之巅。

我顾不上休息,乘坐哈密市政府阿克尔师傅驾驶的别克,市政府吴江主任陪同,从哈密市区向北,穿过一片戈壁沙漠,绕过古时传递信息的烽火台,从天山南坡循着陡峭曲折的山路,行驶近70多公里,来到海拔2800多米的天山之巅。


3 风雪中的天山关帝庙.JPG

风雪中的天山关帝庙


在雪峰挺拔的山巅缓坡,关帝庙静卧于雪山怀抱之中,纯真、空灵、幽静!天山庙始建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 640年),和文成公主入藏是同一年,由古道商人集资修建。初建时供奉哪位尊神,已无从考证。北宋时期,宋徽宗在公元1108年封关公为“武安王”,途经天山的商旅集资重修天山庙,正殿供奉关公,从此香火绵延数百年,成为古丝绸古道著名的朝圣之地。后历经战火,解放初只留下残垣断壁。本世纪初,新疆哈密市政府投资重建。五千里天山,建于山巅的庙宇仅此一座,故有“天山第一庙”的美称。


4 天山之巅的关帝庙前,朱正明与守庙师傅在风雪中合影.JPG

天山之巅的关帝庙前,朱正明与守庙师傅在风雪中合影


迎着漫天大雪,我们登上山门,见山门两侧红柱上篆刻一幅楹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骋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我看到,天山庙现存建筑有石狮、山门、钟鼓楼、厢房、大殿,庙殿结构酷似北京四合院。大殿神龛正中端坐关老爷,关平周仓侍立两侧。大殿两侧楹联曰:

赫濯震天山,通万里车书,何处是归营岳垒?

阴灵森秘殿,饱千秋冰雪,此中有汉石唐碑。


5 下山途中,回望天山之巅,风雪消停,阳光灿烂,天山松们簇拥着山巅的关帝殿堂.jpg

下山途中,回望天山之巅,风雪消停,阳光灿烂,天山松们簇拥着山巅的关帝殿堂


这是著名地理学家徐松所题楹联,乃天山庙历史地位及其特色的生动写照。两侧墙壁上,彩绘数幅关公故事图,虽不是出于名家之手,却透出天山民间画师的朴实虔诚。两侧厢房,供奉着观音娘娘和弥勒佛,而山门甬道正中,又有道家的图腾。看得出,这里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殿堂。在这数千米高的山巅,翻越天山的善男信女们,无论是哪家大德,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慰藉,真好!


6 巴里坤武圣宫与天山雪峰交响辉映.JPG

巴里坤武圣宫与天山雪峰交响辉映


守庙的杨师傅,来自甘肃丝绸古道,每天辛勤地给大神们敬茶上香,清扫殿堂,接待来客。满面春风的杨师傅还领着我们参观了大殿两旁珍贵的唐碑和清朝石刻。千里寻访,我当然给杨师傅带来了《世界关帝文化》画册,还有印着毛泽东头像的香火钱。


7 巴里坤武圣堂供奉的关公.JPG

巴里坤武圣堂供奉的关公


我们在大殿上香朝拜,殿外又飘起了雪花,一阵紧似一阵,最后成了一场大风雪。担心大雪封山,我们赶紧驱车从北坡下山。眼前,根本没有了路。好在阿克尔是哈密市政府的老师傅,摸索着寻找下山的路,却多次被雪堆塞住底盘。我们只有下车,把天山松的枝条折下,垫在轮胎下面,慢慢地使劲,让车子一段一段下山。山上雪太厚,钻进我休闲鞋的冰雪,融化在我的鞋里,才到半山腰,我的鞋内已经是冰雪消融,在山风的劲吹中,冷得直打哆嗦。

车行山腰,回望天山之巅,刚才还是风雪漫天的山顶,现在却阳光灿灿,天山关帝庙傲然挺立于山巅,在天山松们的簇拥中,神圣傲立,向世人传颂着关圣帝君的忠义仁勇诚信精神。


8 巴里坤县武圣堂前的祈愿树上,挂满了汉藏蒙回各民族的心愿.JPG

巴里坤县武圣堂前的祈愿树上,挂满了汉藏蒙回各民族的心愿


从哈密翻越天山,西行70多公里,就到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这里,西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570公里,北距蒙古国170多公里,南方,在巴里坤县城大街尽头,就是与天相接的天山雪峰。

巴里坤自古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境内有哈萨克、汉、蒙古、维吾尔等16个民族,其中汉族、哈萨克族人最多。在巴里坤,我们拜访了县文物局长蒋晓亮,蒋局长介绍,巴里坤古迹众多,有“庙宇冠全疆”之称。清朝时,巴里坤有大小11座关帝庙,名称为老爷庙、关岳庙、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等。在天山脚下的地藏寺庙殿群落,近年恢复了一家武圣堂,堂内供奉关公、关平、周仓,大殿两侧彩绘关公故事图。武圣堂的飞檐斗拱与天山雪峰交响辉映,甚是壮观!武圣堂前,一颗巨大的祈愿树,汉族的祈愿红布条、藏族的五彩经幡、蒙古族的彩色哈达,在天山劲风的吹拂中上下翻动,祈祷着天山南北各族民众的平安吉祥。地处巴里坤的季节性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对蒙古国的重要通商口岸之一。名为“老爷庙”,是因为清代一家关帝庙就建在口岸处,现庙已不存,名气仍在。


9 在天山脚下的巴里坤县,摄影家朱正明(右)向文物局长蒋晓亮(中)赠送关公唐卡,左为哈密市政府吴江主任.JPG

在天山脚下的巴里坤县,摄影家朱正明(右)向文物局长蒋晓亮(中)赠送关公唐卡,左为哈密市政府吴江主任


从古到今,远离中原的巴里坤,为什么有如此深厚的关帝文化遗存?蒋晓亮说,巴里坤历来为丝绸古道重镇,商贾云集,且主要来自中原各地。商人从中原带来了关帝香火,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蒋晓亮就是巴里坤清代八大商贾之一的后人。他说,政府已经做出规划,近两年将修复一座规模较大的关帝庙。

(详见朱正明先生《走遍天涯访关公》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