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走遍天涯

137 屏东车城:镇安宫关帝俯瞰台湾海峡

2022-04-22


2016年金秋时节,台湾中华关帝弘道协会总会长陈展松率领众人,接驾福建东山关帝到台南龙崎文衡殿。中午休息不到一个小时,又带着我们循台湾海峡南下,赴屏东县车城,参拜拍摄镇安宫。年近古稀的陈总会长,为了传承关公文化,总是不知疲倦,总是面带微笑。


1 台湾屏东车城镇安宫远眺.JPG

台湾屏东车城镇安宫远眺


公务车上,陈总会长对我说,屏东县车城乡同埔村,只有80多户人家,300多人,他们却靠着虔诚、敬畏和勤劳的双手,建起了远近闻名的关帝大庙。

从车城前往四重溪清泉山庄的路上,我们已经看到镇安宫高高大大的关公神像。车到大殿门口,镇安宫主委黄致富先生已经拱着双手在门口恭候。


2 屏东车城乡镇安宫大殿.JPG

屏东车城乡镇安宫大殿


黄主持首先带我们到大殿楼顶平台。在这里,眼前是庙殿群落的飞檐,再远处,是同埔星星点点的村落,再望远,就是波涛万顷的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的交接之处。高51尺的关帝圣像,在这儿似乎可以听见台湾海峡经久不息的涛声。

二楼大厅供奉的关帝,也与其他庙殿不同:在九级台阶之上,红脸长髯的关帝,端坐龙椅之上,背后,是硕大的金色屏风,大气且民族风味浓郁。神龛之前,是信众敬献的玫瑰色的鲜花。殿顶,雕梁彩绘,大红灯笼浩浩荡荡。


3 镇安宫大殿精美的斗拱.JPG

镇安宫大殿精美的斗拱


三楼是功德厅,数百尊小关帝像,簇拥着正中的铜铸关公。黄主委介绍,同埔村以农家为主,没有大公司,更没有大董事长。顶楼的关帝像,用了上亿元新台币,将近2000人的功德,才铸就了51尺高的关老爷。5年前关公圣像开光大典,同时举办了关圣帝君客家忠义文化季,包括善书文物展览、朝真礼斗祈安法会、电影经典欣赏、地方民俗文艺,重阳节举行关公大法像开光大典、剪彩典礼及谢恩三献大礼,中午席开千桌,万人共享平安福宴。海峡岸边的关圣帝君,已经成为恒春半岛新地标,成为远近民众的信仰中心。镇安宫顶楼,还有山西运城常平村关帝家庙的精致模型。


4 右起:文化学者朱正明、中华关帝弘道协会总会长陈展松、福建东山关帝庙主委施朝辉、关帝弘道协会执行长蔡锦和、镇安宫主委黄致富在镇安宫敬香.JPG

右起:文化学者朱正明、中华关帝弘道协会总会长陈展松、福建东山关帝庙主委施朝辉、关帝弘道协会执行长蔡锦和、镇安宫主委黄致富在镇安宫敬香


黄致富主委说,镇安宫因为临海,风的盐分较高,镇安宫的关圣帝君象是采用钢骨结构配合铝合金外壳。铝合金工艺难度高,需慢慢组合雕塑,历时两年终于圆满。

早在清道光年间,早期先民迁徙统埔庄,这里还是一片荒野,更无神坛。1906年,统埔庄士子林干生、张进贵、郭增寿等,赴台东带回关帝及鸾笔,在郭家厅堂开坛扶鸾问医。神坛十分俭朴,以木板恭书“协天关圣大帝”。这是统埔庄先人奉祀神坛之始。历经20多年建设,镇安宫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来自十方大德的虔诚。现在,宽阔的绿林广场,是休闲游览之地,庙堂巍峨,关圣帝临天下,俯瞰海峡,神威显赫。


5 在镇安宫三楼平台遥看车城,村落相望,一片祥和.JPG

在镇安宫三楼平台遥看车城,村落相望,一片祥和


车城,位于台湾屏东县西南,濒临台湾海峡南部。全乡11个村落,不到1万1千人。每年10月到来年2月,因受地形影响,有强劲的落山风吹袭。车城虽然开发较早,惟受地理环境影响,在生活条件艰困的情况下,车城并未产生兴盛的文字文学,而是以一种简单的歌唱型态,发展成民谣吟唱,形成现今著名的“琅峤民谣”,颇具地方文化特色。车城地区的文学,可称之为“歌谣文学”。

车城旧名柴城,明郑时期派部将陈文华率众来此地开垦,并逐渐发展成部落,是汉人入垦恒春半岛的发展中心。清朝时因移民渐多,经常与当地原住民发生冲突,为防原住民侵袭,从社东与社南分别建造城墙,待原住民进攻时,居民便以柴木做成栅栏堵住缺口,因此当地居民称之为“柴城”。后来居民觉得柴木容易燃烧,便改以牛车数十部布阵于城外,于是又改称为车城。

您要在台湾南部寻找淳朴的乡土民情吗?请到车城来。

(详见朱正明先生《走遍天涯访关公》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