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关帝文化

关公故里: 民主党派组团赴东北调研关公文化

2022-09-16


世界关公文化网消息: 为迎接九月中旬的关公故里第33届文化旅游节,运城市各民主党派赴辽宁沈阳、铁岭、海城和黑龙江鸡西虎林等地联合开展关公文化调研。此次活动由民革运城市委牵头组织,运城市政协副主席、民革运城市委会主委刘国义带队,运城市委统战部以及民盟、民建、民进、九三、农工党共13名成员参加调研。

八月中旬,调研组一行一来到沈阳,冒雨参观了张氏帅府关帝庙。关帝庙位于张氏帅府东北角,青砖围墙,房屋三间,正殿是单间青砖瓦房,供奉关帝,西殿供奉关公大印和大刀,东殿在参观时未对外开放。这座关帝庙是张作霖先生1918年所建。张作霖一生尚武崇义,为表示对关公的崇拜与虔诚,在自己官邸和私宅里建造了这座关帝庙。庙殿1992年重新修缮。有关资料显示,张氏帅府关帝庙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处在自家宅院里建造的关帝庙。

 

1(调研组参观帅府关帝庙).jpg

调研组参观帅府关帝庙


随后,调研组赴沈阳市中心庙进行调研。由于疫情原因,中心庙久未开放。好在中心庙一周是围栏,调研组一行在庙外就可对中心庙的外观一览无余,通过导游介绍和庙内的展板,调研组对中心庙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中心庙位于沈阳故宫和中街之间,占地面积仅半亩,是沈阳最小的庙宇。由于它所处的位置在沈阳故宫大政殿北面,恰恰是明清沈阳古城的中心,所以中心庙成为沈阳古城中心的标志,地位十分重要。

中心庙兴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与明中卫城属同期建筑,已经有600余年历史。清人营建沈阳故宫时,出于对关公的敬重,没有拆掉该庙,反倒传下圣旨,对庙里供的关公、土地、山神、城隍、财神“各敬三尺”,特意在大政殿的红墙外为中心庙留下了一丈五尺的空地。清末庙面渐废,除关公外的其他神祗也没了踪迹,目前庙内仅敬奉关公。1938年奉天省市商会集资修葺此庙。1966年此庙改为民宅,1998年经沈阳市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将其重新翻修,又在其四周建起青色围墙,整旧如新,对外开放。

 

2中心庙景区大门.jpg

中心庙景区大门

 

调研组来到此次调研的第三站——蒲源关帝庙。蒲源关帝庙是解州关帝祖庙和关公文化研究院首批授牌的“关公文化交流基地”。蒲源关帝庙位于辽宁省铁岭县横道河子镇上石碑山村,始建于后金初年(1616年),日军侵华,古庙毁于战火。重建的蒲源关帝庙竣工于2013年冬,庙宇占地总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00平方米。

蒲源关帝庙最显著的特点,是庙宇中注入了山西运城关公故里丰富的文化神韵。从关帝祖祠敬请来的关宅泥土,6棵柏树,8块古砖,两方古老柱础石,4个拴马桩以及古庙琉璃脊件等其它古构建分置庙内。这些能唤起深沉文化思考的历史古物,赋予了蒲源关帝庙一种深邃境界。

在蒲源关帝庙,调研组一行与关帝庙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刘国义副主席详细询问了关帝庙的历史以及目前状况,希望蒲源关帝庙作为东北地区目前唯一一个“关公文化交流基地”,要充分发挥作用,做好与关帝祖庙的合作交流,做好与当地文旅、宗教等部门的沟通,积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以关公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3蒲源关帝庙山门.jpg

蒲源关帝庙山门

 

4蒲源关帝庙主殿——关圣殿.jpg

蒲源关帝庙主殿——关圣殿

 

5调研组与蒲源关帝庙负责人座谈.jpg

调研组与蒲源关帝庙负责人座谈

 

随后,调研组一行马不停蹄赶赴海城市,参观了海城市山西会馆。山西会馆位于辽宁省海城市内,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会馆的前身是关帝庙,目前正殿仍是“关圣殿”,主祀关公。据《海城县志》记载,此关帝庙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后来经在海城的山西商人捐资修缮,作为山西会馆。据介绍,当时,由于海城的山西会馆行帮较多,人气最旺,山西会馆就成为了海城行帮中最强势的团体。会馆每年举行一次年会,每月举行一至二次例会,遇有特殊事情还会召开临时会议。

山西会馆建筑群从建筑规模到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看,都是海城市目前仅存的几处清代庙宇建筑群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整个建筑由山门、钟鼓楼、前殿、后殿、东西配房、戏台组成。山门前有立体石雕大狮子两尊,守卫在门前。整个建筑群占地约3000平方米。

“先盖庙,后唱戏,钱庄当铺开满地;请镖局,插黄旗,大个元宝拉回去。”这是在海城流传甚广的一首民谣,指的是每逢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海城关帝庙都会举办庙会,设坛祭拜关公,借纪念他的忠勇仁义来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并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在海城山西会馆,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了庙史庙貌以及目前的管理运行状况。调研组一行参观了2021年9月山西会馆举办的“弘扬忠义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四好家训书法作品邀请展的部分作品。在座谈交流时,调研组希望海城关帝庙加强与解州祖庙、关公文化研究院的合作,积极参与每年关公文化旅游节的基地交流和书画展等活动,共同弘扬关公文化。

 

6调研组在海城山西会馆前合影.jpg

调研组在海城山西会馆前合影

 

调研组关公文化考察之旅的最后一站是鸡西虎林的虎头关帝庙。经过汽车长途跋涉,调研组抵达目的地。

虎头关帝庙位于虎林县虎头区的正南,地处中国和俄罗斯边境,南距两国界河乌苏里江左岸50余米,北部紧靠虎头山。庙址依山傍水,隔江与俄罗斯的伊曼市遥遥相对。因其位于我国最东部边境,被誉为“东方第一庙”。

虎头关帝庙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1984年载入《中国名胜词典》,1986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了。据考证,虎头关帝庙是当年由关内来乌苏里江两岸山林中采参挖药的商人共同捐资修建的。在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之前,虎头关帝庙一直是乌苏里江两岸各族人民进行祭祀和集市贸易的场所。

虎头关帝庙虽地处祖国边陲,占地面积也仅有200余平米,但游客信众络绎不绝。年过七旬的的吴居士在庙中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吴居士在关帝庙志愿工作已经10余年,她声情并茂详细讲述了虎头关帝庙的历史以及神奇传说。值得一提的是,关帝庙在苏联红军进攻虎头要塞激战中,是唯一一座没有遭到破坏的建筑,在庙中避难的百姓也都安然无恙,使得虎头关帝庙名气大增。关帝庙还曾经是抗联的国际秘密联络点。在抗日时期,关帝庙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对苏地下交通站。虎头关帝庙尽管规模不大,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开发乌苏里江流域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东方第一庙”更因它的“红色”传奇,受到人民敬仰,成为著名景点,让中华民族不屈外辱的伟大精神代代传承。


7调研组在虎头关帝庙前合影.jpg 

调研组在虎头关帝庙前合影


8吴居士在给游客作讲解.jpg

居士在给游客作讲解

(民革运城市委会祖统委主任梁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