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走遍天涯

166 神秘古巴:哈瓦那中华街的三个关公厅(中)

2022-11-25

 

伫立古巴街头,回望先侨们在古巴的发展历程,够令人心酸的。

老一代华侨介绍,哈瓦那华人,多为契约华工的后代。19世纪初,古巴烟草和蔗糖种植业大发展,1837年,古巴动工修建第一条铁路,需要大批劳动力。当时废止黑人奴隶贸易的呼声越来越高,西班牙殖民者就把目光转向中国,华工成为廉价劳力的新来源。1847年6月3日,西班牙商船“奥肯德”号从厦门出发,经过130多天的航行,运来了第一批206名中国“契约工”,在哈瓦那列格拉码头登岸,被关进“逃犯拘留所”,然后以每名70比索的身价,拍卖给种植园为苦工。此后,华工源源不断运来古巴,到1861年,来古巴的华工已达3.5万人。他们在烟草园、甘蔗田、咖啡厂和铁路工地上受尽折磨,许多人含愤离世,埋骨异国;幸存者同当地农民成家立业,种菜种树;还有一部分流落到哈瓦那当小商贩,开小食店、咖啡店,替人洗衣理发。凭着华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逐渐站稳脚跟,在哈瓦那形成了繁华的中国城。


1 古巴首都哈瓦那华人街牌楼.JPG

古巴首都哈瓦那华人街牌楼


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游击队夺取了国家政权,在经济上采取一切收归国有的政策。这对华人小商小贩是沉重的打击。华人原来经营的生意,被认定有私有属性而被取缔,几代人积累的私人财产也大部分充公。无赖之下,华商只有移民到美国和拉美其他国家重新创业。古巴兴旺的华人族群急剧萎缩,哈瓦那唐人街元气不存,一度十分繁荣的华人街,如今大片房屋残破不堪,空无一人。老华侨介绍,过去这里近20万华人华侨,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只剩下不到300人,留下的华侨,大多已年逾古稀,有的需要古巴政府救济,还有的住进了政府养老院。

目前,中国城的核心部分在圣尼高拉斯街(San Nicolas)和谷奇瑶街(Cuchillo)交汇处。谷奇瑶街的东口立着红柱绿瓦小牌坊,上面的“中国城”三个歪歪扭扭的汉字,是一位古巴人写的。巷子里几家中国餐馆和店铺,华裔老板已经不多,服务员都是古巴当地姑娘和小伙子,一句中文都不会。有家天坛饭店,门上贴着“杯中乾坤大,盘中天地宽”的楹联,供应中国菜肴和包子等中餐,吸引许多外国游客。圣尼高拉斯街上有家著名的太平洋餐厅,曾是哈瓦那最好的中国餐馆,卡斯特罗和海明威都曾光顾过,如今已关门停业。


2 古巴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为我们表演舞蹈.JPG

古巴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为我们表演舞蹈


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就在这条不长的唐人街上。在孔子学院,我们见到老师带着一群华裔和古巴姑娘,正在学习太极功夫。听说我专程从中国而来,寻访中华传统文化,姑娘们都围了上来。我向姑娘们讲长江黄河,讲关公故事,还赠送了中国大陆画家康峰的关公像作品年历,姑娘们报以一阵阵热情掌声。


3 在古巴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朱正明向师生讲述中国关公故事.jpg

在古巴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朱正明向师生讲述中国关公故事


华人街高大的崭新牌坊,在破旧的建筑群落中十分醒目,这牌坊还是1990年为欢迎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古巴,中国政府特地捐建的。

哈瓦那有三个关公厅,一个在中华总会馆,一个在龙岗总会大楼,一个在洪门总部。最古老的关公像,是清光绪十九年在广州铸造,遥遥万里从中国运来古巴。


4 古巴哈瓦那中华总会馆,供奉着光绪十九年从中国南方奉请的关帝像.jpg

古巴哈瓦那中华总会馆,供奉着光绪十九年从中国南方奉请的关帝像


在老唐人街,小夏带着我拜访了洪门总会。洪门蒋祖廉主席,祖籍广东新会,今年85岁了,他说,古巴总部1887年成立,有4个支部,分布在圣克拉拉,关塔那莫省,现在还有800多人。洪门供奉的关公,是从中国带来的神,延续了中华文化传统。洪门副主席武光盛在古巴出生,70多岁了,他说,古巴华人后裔,已经是第三代了。部分人家中有供奉关公的习惯。中秋节、春节,都会有参拜活动。无论大陆还是台湾,都是一个中国。从祖国传承而来的关公文化,是侨民精神的依托,在海外不利于中国人生存的环境下,用关公形象和精神凝聚我们的力量,克服眼前的困难。


5 古巴首都唐人街洪门总部供奉的关公.jpg

古巴首都唐人街洪门总部供奉的关公


在小唐人街,有一座五层高的旧楼,这里是Amistad街420号,大门的牌子写着“中华总会馆”。楼内住着各种肤色的人。上到4楼,进入一间大厅,就是会馆的礼堂,挂着“中华总会馆”牌匾,署名“钦差出使美日秘国大臣、二品顶戴翰林院侍读崔国因题”。总会馆关公像前,有一个铜香炉,刻着“光绪十九年广州铸造”。这尊年逾百岁的雕像,成了受古巴政府保护的文物。

拉美地区最早的华侨社团成立于哈瓦那,1867年,第一个华侨社团“结义堂”成立,第二年又有了“恒义堂”,不久,广东客家人再成立“义胜堂”。中华总会馆成立于1893年5月9日,至今已有125年历史,是旅古华侨华人的最大社团组织,也是美洲国家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侨团之一。礼堂悬挂着中华总会馆建立100周年时,中国驻古巴大使陈久长的题词“华光永照”。礼堂还连着一间藏书几千册的图书室,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和西班牙语的北京周报,还有人民画报等,都是会馆几十年收藏起来的。中华总会馆就像华人的家,特别是上了年纪华裔移民,常来会馆看华语电影,阅读来自故乡的报纸和杂志。目前,在哈瓦那东郊的塔拉拉(Tarará),有2000多中国留学生就读,他们为古巴的华人社会,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和勃勃生机。


6 朱正明向古巴洪门总会蒋祖廉主席(中)、武光盛副主席(右)讲述世界关帝文化风情.JPG

朱正明向古巴洪门总会蒋祖廉主席(中)、武光盛副主席(右)讲述世界关帝文化风情


龙岗总会的关公厅,面积还要大一些,但没有雕像,神坛上挂了一幅长条缂丝,厅中祭桌、香炉、烛台等一应俱全,祭器所见纪年,一为光绪33年,一为光绪34年,比中华总会馆晚10多年。龙岗亲义总会是刘关张赵四姓的宗亲会,神坛上的缂丝,织的就是刘备、关云长、张翼德和赵子龙一起议事的图像,前面安放了五个神位,刘,关、张、赵之外,还有一个是诸葛亮的。

关公是古巴华人最崇敬的神灵之一,每个华人同乡会的会馆里都供奉关公,每当华商之间发生冲突,就要请出关公牌位,扶正压邪。

(详见朱正明先生《走遍天涯访关公》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