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走遍天涯

195 澳大利亚 华人先贤下南洋淘金的往事

2023-08-18

 

2015年初冬,我和儿子朱墨一起,从广州登上国际航班,向着南方,飞往澳大利亚墨尔本。澳洲,正是春意盎然的日子。


1 澳大利亚墨尔本淘金古镇巴拉瑞特留存的关帝殿.jpg

澳大利亚墨尔本淘金古镇巴拉瑞特留存的关帝殿


记得28年前,我在当阳市政府工作的时候,就立下宏愿,要走遍五洲寻访传播中华关帝文化。当年的企望太隆重,太神圣,有时觉得是遥不可及的梦。后来,因为工作的便利,到了港澳台,到了东南亚许多国家,几次邀请到美国举办摄影展览,又稀里糊涂的七进非洲,还远涉地中海北岸的欧洲大陆,远涉关帝文化氛围隆重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似乎离“走遍五洲”的梦想越来越近。这一次,和儿子一起飞往澳洲,意味着“五洲寻访传播关帝文化”之梦圆满。真好!

在墨尔本,迎接我们的是澳洲联邦银行的惠子姑娘和她弟弟。姐弟俩一个靓丽,一个帅气,令我们眼睛为之一亮!

这里,要先说说华人先贤下南洋淘金的往事。


2 朱正明父子在墨尔本河畔.JPG

朱正明父子在墨尔本河畔

  

    3 在墨尔本迎接我们的慧子和她弟弟.JPG

             在墨尔本迎接我们的慧子和她弟弟


中国广东省的台山、开平、新会和恩平四个县,被称为“四邑”。这几个县山水相连,语言相近,习俗相通,祖祖辈辈信奉关帝。四邑华人远涉澳洲淘金,华人先贤在澳洲设坛祭祖,建立社团,创建金碧辉煌的关帝殿堂,实际上是一部华人华侨在海外创业发展的难忘的心酸的甚至悲壮的历史。

自己的母国腐败无能,海外华人就窝囊受侮;

自己的母国繁荣昌盛,海外华人就扬眉吐气!

澳大利亚原为拉丁语AUSTRALIS,意为南方大陆。早在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威廉·扬茨从爪哇乘船东来,1636年在澳洲大陆东北纽克角半岛登陆。1769年3月,英国海军上尉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率探险队赴澳大利亚,第二年4月在澳东部海岸悉尼附近的植物湾登陆,之后继续北行,8月下旬在东北岸最北角的占领岛登陆,在那儿升起了英国国旗,宣布以英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占有这块比英国大数十倍的土地。从此,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

墨尔本(MELBOURNE)位于澳大利亚南部海岸,隔巴斯海峡与塔斯马尼亚岛相望。墨尔本创建于1837年,以英国首相名字命名,当时只有60多户居民。

中国鸦片战争之后,人祸天灾,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广东省承担百分之七十的战争赔款,沿海民众遭受外国侵略者和朝廷双重掠夺,加上耕地不足,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四邑农民,被迫下南洋谋生,远航澳洲。

1851年2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巴瑟斯特发现金矿。这年8月,维多利亚州墨尔本约100英里的巴拉瑞特、本迪戈等地,也发现丰富的金矿。自此,澳大利亚掀起了持久的淘金热。华工来到澳洲,把这里发现金矿的消息写信告诉国内乡亲,于是像滚雪球一般,一批接一批的淘金者乘船而来,涌入澳大利亚,他们把这儿称为“新金山”。据官方统计,到1856年,澳大利亚有华人27000人,到1861年增加到38000人,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广东沿海,又以四邑居多。1851至1861年,澳大利亚共生产黄金1亿2千400万镑,其中不少是四邑华人矿工创造的业绩。


4 航拍墨尔本十二门徒.JPG

航拍墨尔本十二门徒


巴拉瑞特是澳大利亚版图上唯一由华人(准确的说是广东四邑人)用勤劳和汗水建立起来的城市,位于墨尔本西北部,只有1万多人口。据碑刻记载:1857年3月,一支700人的广东四邑淘金群体,在香港乘美国一艘F.P圣人号快速帆船来澳洲,一个月后抵达维多利亚省。由于维多利亚省政府刚刚实行限制华人上岸的法令(1855年6月,维多利亚省议会通过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部华人移民限制法,规定每艘到澳大利亚的轮船,每装载10吨货物,才能搭载一个中国人。如果超额,每人罚款20镑,船主罚款10镑。每个中国人还要交10镑人头税。这个排华法令,延续了一个多世纪),这批淘金者被迫绕行到南澳的罗西上岸。他们用扁担挑着全部家当,头戴苦力帽,辫子盘在头顶,步行400多公里,5月底才到达目的地。这个地方,被命名为“广东矿脉”,是当地最丰富的冲击层金矿。最初的三个月,挖出的每筐金矿沙中,黄金含量多达64-80英两。后来,这里改称为巴拉瑞特山。这座矿脉,一直开采了55年之久。今天,在巴拉瑞特公墓中,仍掩埋着300多名已故的广东四邑人,大多数都是无名无姓更无墓碑的华人先贤!

那些年,清政府无力对海外劳工给予援助,海外华人苦不堪言。乡亲们为自我保护,集聚一起,同源同宗,设置了小关帝庙,举行拜祖。庙殿,成了华人社团的雏形。

一个半世纪之后,这些无名无姓的华人的母国强大了,他们的家乡富裕了。1994年9月20日,巴拉瑞特与广东台山市建立了姐妹城市关系。这年8月,巴拉瑞特市启动兴建一座金山博物馆,纪念华人建设巴拉瑞特的功绩。七年后,中国台山市政府援建的金山博物馆落成。应巴拉瑞特政府邀请,台山市委书记赵瑞章亲率台山市政府代表团,飞往澳洲,参加巴拉瑞特博物馆落成剪彩。在馆前的广场上,伫立两尊华人兄弟铜像,并竖立两座中英文铜碑,详细记录了四邑先贤开发巴拉瑞特的艰辛历程。

巴拉瑞特的疏芬山(Sovereign Hill)金矿,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修复后,小镇的街道、建筑都保留着淘金时期的样子。置身淘金小镇,仿佛穿越到充满喧嚣欲望的19世纪。160名工作人员穿着当年的淘金服饰,导游也穿着当年的服装,给您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您可以走进街头19世纪照相馆,穿上淘金服装拍照留念。


5 朱正明父子乘直升机航拍南太平洋风情.jpg

朱正明父子乘直升机航拍南太平洋风情


您可以参观曾经的矿坑,感受淘金的乐趣,运气好还能将淘到的金沙带回家。您可以乘坐马车游览小镇,马蹄声和车轱辘的和音,一定会把您带入100多年前的时光。巴拉瑞特古镇高处,至今还保留一座小关帝庙,其楹联曰:金山迭迭财源丕振共沐神恩;银海茫茫水陆平安同沾帝德。

墨尔本的发展,与墨尔本唐人街的发展同步。淘金时期,墨尔本是四邑华工重要的进出口大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金矿日益枯竭,矿区白人排华事件屡屡发生。华人陆续离开金矿移居市区,而首选就是离巴拉瑞特最近的海滨城市墨尔本。进城华人由矿工改行为小商店,小食店,小手工艺店,还有不少华人到市郊农村种蔬菜水果。据澳大利亚政府统计,1891年,维多利亚省有华人9377人,就有2095人是菜农。这些菜农,把蔬菜集中在博克街东方市场、维多利亚市场,收市之后,就聚集到现在的唐人街一带聊天,以解思乡之苦。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墨尔本小博街(LITTLE BOURKE STREET)日渐成为澳华先人聚集地和货物集散中心。华人以强盛的唐朝为荣,这儿便被华人称为唐人街。

清咸丰四年(1854年)五月初,墨尔本先侨雷亚妹(台山人)发起在墨尔本成立四邑会馆。据会馆元老黄兆南先生回忆,背井离乡的华工,都希望有朝一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这群海外孤儿无依无靠,只有抱团互相帮助,才能安居乐业!

(详见朱正明先生《走遍天涯访关公》专著)